第127章 运十131(1 / 2)

盛怀瑄在跟阿里克谢谈妥之后,就飞回国了。

盛怀瑄安排曹义盟带人接收军舰,阿里克谢负责解决雇佣军和补给问题盛怀瑄只管写支票。

这些支出都是走华兴控股的账,跟华兴银行无关,华兴银行只是出账机构。

军舰配齐人员,准备油料和弹药,这都需要时间。盛怀瑄给曹义盟的安排是舰队跟随瓦良格一起走,边走边演戏,避免被人偷袭炸沉了。

盛怀瑄飞到了长安。

“大伯,我在长安等您,大飞机的事情,还需要您协调。”盛怀瑄给盛仁武打电话。

“行,我给长安飞机公司打个电话,你在长安等我。”盛仁武说。

“大伯,民航飞机逃不过运十,您知道当年的资料和团队去向吗?”盛怀瑄问。

“这个我需要跟航空总公司问问。”盛仁武说。

“好的,我等您信息。”盛怀瑄忧心忡忡地挂断电话。

1968年波音747首飞成功。

1970年,德、法、西、英四国联合成立空中客车飞机公司。

1970年,花国立项大飞机项目,被称为“708”工程,这就是运十项目。

运十立项之初的目标,就是搭载近200名乘客的波音707。大型飞机、干线飞机,航程约7000公里。

708项目立项后,研制重任落在上海飞机制造厂。1970年,当时中国的条件非常困难,花国的航空基础薄弱。当时运七、运八飞机的软硬件条件都在研制中,虽然取得了进展,但仍然存在很多困难。

为保障“708工程”正常运行,国防科工委护航空军、三机部派人对人、装备对装备、资金到资金。他们甚至动员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专家进入运十的研发设计团队。熊岩、马凤山担任设计团队组长,马凤山担任总设计师。一年后,程步实加入设计团队,担任副总设计师。

运十至1975年设计完成,参考了波音707,最大飞行速度900公里、最大航程7000公里、最大商业载重7吨、载客150人。

但是,发动机、材料技术、系统航电系统三大技术难关始终困扰着运十的研发。

运10发动机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国产发动机涡扇8发动机技术,但由于材质不合格,发动机寿命存在缺陷。

但是,研发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1980年,运十的控制、液压、燃油和航电系统的模拟试验全部完成,于9月26日成功首飞。

此后是漫长的试飞环节。

1982年,由于资金短缺,运十的研发陷入停滞。1985年2月,运十停飞。1986年,财政部又拒绝了3000万的拨款,运十项目流产。从1970年到1985年,运十项目前后历时14年,耗资5.38亿,最后无疾而终。

吊诡的是,运十研发团队各自回到原单位,运十的资料至今不知所踪。

这些都和上海飞机制造厂要和麦道合资有关。运十的厂房和工人全部转给合资项目。

1985年3月,在运十停飞的第二个月,中美双方就代工麦道82型支线客机达成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上海的飞机制造厂,拆除了运10生产线,引进了美国MD-82客机装配线。

1992年航空工业制定了三步走计划,第一步是代工支线客机,第二步是代工干线飞机,第三步是自主研发。

1996年,麦道被波音收购,波音对合作毫无诚意,最终合作项目取消。

2008年,温相重启大飞机项目,成立商飞,距离运十停飞已经过去了23年,距离麦道合作停止已经12年。

在此期间,只有西飞挣扎过,研制了ARJ21支线客机。而且西飞的条件是航空工业所有企业里最困难的。

这就是盛怀瑄选择和西飞合作的原因:不屈不挠的精神。

“赵叔,您好吗?我要跟您说声抱歉,这次从乌国拿到的项目没有适合在广城投资的,重工业的基础还是在北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