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岐117(1 / 2)

莲台世界中也是有白夜之分的。

先前方圆下山之时,天边的幽蓝便已经逐渐暗淡下来。

到了这会儿,夜幕笼罩,倒是与外头的世界一般无二了。

回来的路方圆走得很松快,因为压力在一点点减少,自然也就不如去时那样费力。

碧江的水仍东向流去,最终还是要汇入遥远的长淮之中。

狐岐山顶,妙善已经念完了自己会的所有经文。

释教有无数本佛经,经中有无数的道理。

妙善曾听师傅说释教弟子曰:以身饲虎、割肉喂鹰也在所不辞,既是度众生,也是度自己。

因此,他对方圆确实是喜欢的。

方圆虽然是个儒家读书人,但却有一颗佛心。

师傅说了,芸芸众生千万,不必非得执着于头上是否还有头发,只要怀着度人之念,人人皆是佛,皆是释教弟子。

这次的论道其实原本不必用这十二品莲台,但师傅说不妨看看姜城主这个弟子究竟如何,因此才带过来了。

妙善自己也不曾进过莲台世界,这还是第一次,他也不知道这里的文笔峰是个什么光景,但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儿,又不太敢去。

今早离开大雄宝殿之时,师傅特意叮嘱他不得离开莲台世界的狐岐城,否则这件宝物说不得要毁于一旦,他与方圆将终生陷于囹圄。

在狐岐山顶诵经其实是突然之念,妙善原本并没有这样的打算。

可方圆要去城外,就由不得他不念经了。

莲台世界中,无释教弟子经文护佑,很少有人能安然无恙的走出去。他已经答应了方圆,只要未曾违心,便不会受大影响,故此不能食言。

外界无妨,但在莲台世界中,诵经是有代价的。

妙善诵经与他人不同,从幼时被老方丈带上文笔峰的大雄宝殿开始,小和尚但凡诵经,都会不自觉的逸散一分佛韵。

这佛韵与儒家浩然气殊无二致,是释教弟子立命之本,若佛韵散尽,便是圆寂之时。

大雄宝殿中有一株青叶菩提,能为妙善补充诵经逸散而出的佛韵,因此他才从未下过山。

此时,妙善一身佛韵已经逸散了七七八八。

原本如冠玉一般的脸颊上已经带上了些许青白,在昏暗中看去,也没有了进来之前的灵气,倒像是个垂暮老僧一样暮气沉沉。

并且,这种势头还在逐渐加重。

方圆看到他时,险些没有认出来。

眼前这个干枯得像一根朽木的僧人,竟然是与自己年岁差不多的的红衣小和尚?

未免也太过惊世骇俗了些。

只不过小半天时间,妙善已经变得垂垂老矣。

“妙善小师父,你这是?”

妙善双手合十,见了个礼,道:“施主,小僧不妨事,出去之后自会恢复,倒是你去文笔峰可有结果?”

方圆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安之若素的妙善,道:“那倒没有,但却遇上个有意思的人。”

妙善没有多问,反而有些遗憾的道:“小僧也终究未能看见孤山寒梅,真是可惜极了。”

方圆并不奇怪。

他上山时便已经看见了这一路的凄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