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掌院孟彟107(1 / 2)

且兰文城独占了文笔峰之阳,相比于山阴的三清台与大雄宝殿,就显得异常空旷。

元圣铜人所在之地是一片小广场,周遭阶梯密布,像张巨大的蛛网一般,城中有不少经卷样式的小筒楼,每一栋楼里都散布着三三两两的蒙童,还有孟彟从心行城带来的十几个门下弟子各自教授学问。

放在以往,儒家君子主持文城之时,这样的景象几乎不可见。

孟彟虽然没能在文城中的牒录上为自己的名字添上君子的名头,但他的学问同样不可小视。同时,心行城而来的这位掌院最大的本事并非其学问,而是处理琐事的本事。

这也是心行城现任主事者将他外派到文城的主要原因。

说起来,心行城里其实并非一团和气。

聚在一起的读书人多了,自然就会渐渐地分门别类。

同是修隐世书的读书人,也仍旧有着不同的理念,素来文人多意气,心行城大大小小估计得有七八个派别。

儒家君子所在的支脉与孟彟所在支脉不同,两者之间不仅称不上和睦,反倒有些紧张。

这是因为二十年前,心行城出了一件争议极大的事情。

心行城文祠录下了心行城六千多年的所有圣人、贤人、君子以及掌院的名字,其中圣人有四位,贤人七十五,君子八百,掌院则有数千。

别看心行城文祠里名牒很多,但对于心行城内的白衣读书人而言,坐进文祠乃是一等一的大事,就像全变城士子想进武庙一般。

二十年前一桩公案。

以儒家贤人羊祜在心行城文祠中的去留为引,心行城各脉之间轰轰烈烈的打起了口水仗。

结果就是,作为心行城六千年第五人的酒贤人羊祜在兵解五百年后,被移出文祠。

姜不器、陈三三两人从玉露楼南下匡山,大闹心行城,一把大火烧去了文祠半数名牒。

这才有了心行城大小祸害的说法。

陈三三自请离开心行城,从此不知去向,两月前携夫带女方归。姜不器被发配且兰,到了这鸟不拉屎的且兰文城之中,二十年未归匡山。

孟彟与姜不器也是在那时相识。

至于原因嘛,当然是孟掌院作为理念不同派系中的一员,被师姐弟两人狠狠地揍了一顿。

不过孟彟并不记这个仇,他虽然也力主将羊祜挪出文祠,但却不是因为派系之争,而是为了南北天下的稳定。

羊祜兵解后的五百年间,越来越来的读书人北上,想要打开天关。

在孟夫子看来,南北天下稳如泰山六千年,也将千秋万代的安稳下去,若是擅开天关,关外妖孽一拥而南下,届时橘枳两洲皆会陷入死地之中。

心行城乃至整个儒家都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

孟夫子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因此在二十年前便已经身为掌院的他挥笔作就了一篇洋洋洒洒的论羊祜书,这才使得心行城取缔羊祜文祠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

这篇文章里,孟彟历数酒贤人羊祜开关之说的诸般危害,争取了不少的支持者,原本势均力敌的两派也因他这一篇文章而失衡。

就算说孟夫子是当年之事的半个主导者也不为过。

只是孟夫子并不如此觉得,在他看来,羊祜同样是位值得尊敬的前贤,但这不意味着孟彟就要跟在他的身后拾其牙慧。

同样的,孟夫子虽然被姜不器与陈三三以一种极为耻辱的方式打了一顿,但从心底来说,他确实没有任何怨言,也不曾对这两个学问已经远远超越自己的后辈有什么意见。

他反倒是很欣赏这对师姐弟。

二十年前处理二人之时,孟彟还曾站出来为他们说情,这才使得姜不器甚至没有被心行城除名,就连陈三三也是自愿离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