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借剑41(1 / 2)

武陵郡首府名曰狐岐。

狐岐城。

但大多时候,当地的人们还是以武陵郡城代称。

狐岐城名气可大着嘞!

且兰文风贫弱,但狐岐城却曾出了一位了不得的圣人,倒不是说这位圣人就是且兰人,但他得以让自己稳稳坐上文庙第十七把交椅的道理,却是在狐岐城悟出来的。

后来人将这位姓王的读书人尊为心圣。

许多读书人都道:儒家心行城的心行二字原本不算妥当,直到南边出了个竹畔老王,才算是名副其实。

再后来,碧江水里捞起来的三尊铜人,更是让狐岐城在橘子洲声名大震。

狐岐城外多山。

这座山,那座山,大大小小的山上就有着大大小小的宗门,在整个橘子洲西南都极为罕见。

不为啥。

厉害的人不在长淮一线的五座城里就是在最北边的十二座楼子里头,其他地方哪里见得着这么些仙人哦!

橘子洲西南有三个国家,最西的且兰,最南的南梁,以及贴近中原的云梦。

这其中,云梦最强。

吃了江河湖泽的好处,不论是文风还是山上门派,远比其他两个国家要多。

唯有狐岐,孤城盖云梦。

郡城坐落在三江交汇的地方,算是个小小的平原,唯有狐岐一座孤山,狐岐城正是依山而建。

冬天向来是狐岐人最喜爱的一个季节,狐岐山漫山寒梅,皆会在第一场雪落下后傲立人间。

而今更是姿态纷呈。

相比于五华山,狐岐的梅花看上去热烈得多。

狐岐城有座允王府。

允王府立在狐岐半山腰。

允王府的主人叫梅允常,是当今且兰天子的胞弟,五十年前受封于此。

来到此地后,允王带着自己的妻小亲手种下了漫山梅树,五十年后造就了橘子洲九景之一。

孤山寒梅。

按理来说一位封王的宅邸是严禁寻常百姓上去的,但允王梅允常却大气的开放了整个狐岐山,即便是王府门口,也由得百姓任意赏梅。只将山顶一隅之地圈了起来,至于上面都有些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每到寒冬腊月时,狐岐会迎来橘子洲各地甚至枳子洲的青衣剑客与读书人前来赏玩。

这是狐岐城最热闹的时候。

冬日里的狐岐山脚从来是人来车往。

今天是冬月初十。

冬至的日子。

陈青说要登山赏梅,顺便见一见故人,然后再东去。

方圆没有上山的打算,他想去找个酒铺,喝上两杯,然后去城南的玉剑门,讲上一桩道理。

这些天方圆与陈紫一直没有交集,虽然担心她的手,但却不愿去问,也不太敢问,只是偶尔看上一眼时才知道她的手指慢慢恢复。

或许是因为此事,陈青便不再与方圆说话了,方圆自觉有愧,更不敢搭话。

直到此时。

方圆还是背着那个大红葫芦,拱手施礼。

“两位姐姐,三位大叔,方圆还有自己的事要办,我们就此别过,来日再会。”

陈青瞥了他一眼,道:“自己一个人空手去找麻烦,想死的快些?”

方圆苦笑着摇头,道:“姐姐不要生气了,我还要替先生取水,当然不会把自己的命搁在那里。”

陈青不置可否的偏过头,像是被旁边的孤山寒梅吸住了视线一样。

方圆硬着头皮再次道:“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三个大汉则是效仿那游侠抱拳,纷纷道上一声珍重。

陈紫不在,刚进城时她便说要去取把剑,已经独自离开了。

那得快些走。

方圆不再逗留,转身汇入狐岐城中。

陈青叹了口气,道:“陈叔,上山吧。”

……

城西乃是允王划定的商贾贸易之地。

城西的千里巷中,有一家名为借月的小酒馆。

名字很有意境,商铺所卖的酒是刚刚推出的,叫做消骨,据说是一个头回喝酒的青衣剑客用前些日子的早梅花瓣酿造入酒。

花落骨销,故此得名。

当然,谁也不知道这其中的真假。

消骨极好。

来往的商人,游历的剑客和读书人,狐岐本地的达官显贵以及山上仙人都爱上了这个特别的味道。

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岐城酒贵!

岐是狐岐城,酒是消骨酒。

一名少年读书人站在借月馆门口,看得出来,他对门里传来的奇异酒香很是着迷。

两株梅花一前一后,轻掩着这扇有些破败的木门。

今天日头不错,早晨的阳光已经开始有了暖意,梅花也开始有些凋零,只是不成形状的挂在枝头,只待一场雪化,就要零落成泥。

借月馆在城西算不上豪奢酒肆,相反,此地主人好像并不在意生意能否做得大,哪怕是消骨畅销狐岐城的这些日子,也未见修缮。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里略带破败的缘故,倒显得十分雅致。

游人常常来到这儿饮上几觞,谈天说地,各展所长。

消骨问世的时间虽不久,但专贩此酒的借月馆却成了青衣剑客和白衣读书人钟爱的一个地方。

白衣读书人不同,他对诸如天下纵横,才子佳人,山上山下之类的游人谈资不感兴趣。

他为的,是店里的消骨。

确实,贼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