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更著风和雨(1 / 2)

小虺当真睡了过去。

“不许跟别人说我在这里啊!”

方圆不敢打扰它,于是悄悄地带着一头思绪离开了三宝渊。

“知道了。”

回家的路上。

直到现在方圆还是浑浑噩噩,甚至连自己进山来准备砍的柴也忘记了,他的脑海中还是那条小虺。

它竟说要教自己念书,听妹妹方橘偶尔说起过,书中有千秋兴亡,有万载风流,他从未奢求过自己有一天能成为父亲和妹妹那般之乎者也的读书人,那该是何等的潇洒恣意?

方圆不敢想象。

不过现在可好,只要自己用心,将来未必不能为父母写上一篇字字珠玑的祭文。还有那碑,自己多打些柴烧成炭挑到镇上去卖掉,一次虽卖不了几个钱,但架不住自己年年如此,十个金错刀虽多,但也未必不能攒齐。现在已经卖了十挑炭,原本已经有六十枚小刀钱,除去给妹妹买零嘴花的两枚小刀钱外,自己一分都没有动过,这就是半枚多金错刀了,收炭的老许头说只要卖他一百挑炭就可以帮他找人打碑,碑钱也将将够,这也差不了多少了嘛。

拐了!

没砍柴!

方圆原本悠闲的步子变得急促,急忙往山上跑去。

老天!

冬天下雪后就出不了山了,如今这会儿就是一年中最后烧炭卖钱的时候,容不得他不急。

他掰着手指仔细算过,一个月必须要烧出一挑炭才行,不仅如此,因为冬天大雪封山的缘故,他还要多烧出几挑用以补缺,这就得忙碌起来了。

接下来除了家里的活计还要念书,时间当真是越来越紧。

正冠山多枣木,枣木烧制出的木炭极佳,向来受到追捧,这也是方圆在这几次卖炭的经历中得出来的经验。

方圆每次砍树不会齐根砍掉,而是取一两根够用的树枝即可,若非要砍掉,则会新种下一棵,村民世世代代都秉持着这个原则,才使得这座养育了整个村子的正冠山依旧郁郁葱葱。

他同样没有忘记妹妹的嘱托,山林里有野生藤梨,深秋时分最是酸甜可口。

方圆爬上两丈高的的枣树,娴熟的抽出背后的柴刀劈下了两条粗枝,而后便跳了下来,在地上将枝叶砍整齐后便用藤条捆了起来,将刀插进柴缝之间,随即背起柴朝自己记忆中见过的那片藤梨藤行去。

说来也巧,那片梨藤长在少年父母的坟边上,距离不远不近,大约百十步路。

方圆年年都来摘,却也未见梨藤凋敝,反而愈发郁郁葱葱。

一片小小的空地上,有两座坟包偕立,随意找来的两块小石板便成了他父母的墓碑,商风萧萧间不免沾上几片黄叶。

每次到此,方圆心中总是有些堵得发慌,他没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谈不上多么悲怆,但看到这般凄凉景象,身为人子的他还是不舒服,这才动了修坟立碑的念头。

好在双亲总还有彼此陪伴。

在这荒郊野岭,也算是有个安慰。

少年放下背上的柴捆,上前轻轻地拂下枯叶,然后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他未尝没有一肚子话想说,从第一次来开始,但却无从说起,因此也就一直想说,也一直没说。

见过父亲与妹妹圣人衔口的他怕自己说不出足以令双亲安心的话来,便不说也罢,等自己同小虺念上一段时间的书,想必就能说上那么两句,日后若真能成了那白衣飘飘的读书人,那就更好了,什么也不怕说,更不怕说不到他们心里。

方圆没有久留,他来这里的机会很多,进山便来,次次如此,每次也只是待上片刻,想来他们见到自己长大成人,也不至寂寞担忧。

他重新背起柴,来到了藤梨下,这里其实是一片草窝子,长了不少荆棘,幸而有一根不大的杉木树当了架子,这才将梨藤撑了起来,方圆与妹妹才有这种口福。

今年还是第一次来,梨藤上挂了百十枚小小的棕黄色果实,还有几颗已经熟透掉落在地上,散发着酸酸甜甜的清香。

方圆轻轻地抽动着鼻子。

香极了。

他没有多摘,总共也就二十颗。

家里四口人,父母多些,六六四四,好事成双嘛。

妹妹若是不够自己的也尽可以给她,只是这梨藤本就是野生,不留下一些做肥料只怕来年便不会没有这么多果子可以馈赠自己了。

生生长长,取取予予。

方圆还不会说这个道理,也不必这样做,但始终未曾竭泽而渔。

少年开心又小心翼翼的将二十枚藤梨揣进怀中,这个时间梨子已经熟透了,极为娇嫩,一个不小心就会压坏,放在胸口虽然会被绵密的毛蛰的难受,但却不会暴殄天物,他一直以来都这么做。

其实不在枝头熟透的藤梨摘回家放在米桶里卧上两日也可以,但方橘觉得这样总归不如现摘下来的香。

回家的路他已经熟极而流,而且他脚程极快,一炷香的时间就已经出了山。

大道上遇到了隔壁人家的孩子,他叫李小虎,八岁大,人如其名,虎头虎脑,他跟方圆很是熟稔,此刻则撅起屁股趴在田埂上,伸手掏着即将干涸的田里的臭虫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