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孙涛的烦恼(2 / 2)

孙涛这才明白,原来冉军说的老孙就是在说自己。于是陪笑道:“适才冉小将军叫我老孙,我还以为这老孙是另有其人呢”。

冉军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老孙、老张、老王这样的称呼在东晋是没有的。自己现在既然已经来到了东晋,这些礼仪习俗方面的知识应该好好了解学习一下。于是他虚心的请教孙涛,东晋人是如何称呼对方的。

孙涛见冉军一副虚心求教的神态,不敢藏私,便开始详细介绍世族之间的礼仪称呼。

在古代,如果是两人年龄相仿,彼此也很熟悉,通常都以对方表字相称。切忌直呼其名。另外,因为古代是官本位社会,如果对方有官职,都是以对方官职来称呼对方。

比如:王羲之担任过的最高官职为右军将军,所以都称王羲之为王右军。谢安坐镇朝廷,运筹淝水之战,大破前秦军。声望达到顶点,官拜太傅。所以都称谢安为谢太傅。当然这时的谢安还只是桓温手下的西府司马,只能称谢司马。

还有另外一些情况,比如对方既有官职,还有封爵。因为封爵比官职更加尊荣。这时,就不再以对方官职相称,而是以对方的封爵来称呼对方。再有封疆大吏,镇牧一方。就以其牧守的州郡地名相称。

讲到这里,孙涛道:“恰如太原王氏的怀祖公王述,因其祖上封地是在蓝田,怀祖公承袭其祖上爵位,是以时人都称其王蓝田。还有汉末时,刘备刘玄德做过豫州牧,时人皆称其为刘豫州。其同宗刘表刘景升做过荆州牧,所以也被唤做刘荆州”。

听完孙涛的详细介绍,冉军若有所思,对孙涛说道:“难怪周庆一直叫你孙都亭,原来是因为你的官职,是嵊泗岛的都亭亭长”。

孙涛笑道:“是,是,周首长以前虽从未踏入中土,却对我朝礼仪习俗知之甚详”。

冉军笑道:“既然这嵊泗岛上你的官最大,你这也应该算是镇守一方吧。那我也以你现在管的地盘来称呼你,这样更有霸气,以后就叫你孙嵊泗吧”。

孙涛听冉军叫自己“孙嵊泗”,一口老血差点没吐出来。对方是首长,不敢翻脸,只能陪着笑脸,呐呐的说道:“冉小将军还是唤我老孙吧。”

冉军见孙涛笑的比哭还难看,知道自己称对方“孙嵊泗”肯定是大大的不妥,不过却不知道不妥在何处。于是顺着孙涛的话说道:“那我以后就叫你老孙吧,我们那里都这样叫的。”

孙涛品咋了一下这“老孙”的称谓,感觉还不错,似乎有尊老之意。于是欣然接受。

冉军转开话题,又对孙涛道:“诶,老孙。我刚才看见你一直站在这里,似乎心事重重的样子,是家里遇到难处了,还是工作上有什么难处啊。没事,说出来,看看我们能不能帮你解决”。

孙涛犹豫了一会儿,觉得孙泰交代的这事,首长们早晚都会知道的,既然现在冉军首长问起这事,不如现在直接就说了。

于是孙涛就将此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孙泰交代给他的这个差事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冉军。听得冉军目瞪口呆。

“王右军王羲之?是不是就是那个什么兰亭序、书圣的王羲之?他好像还有个儿子叫王献之?”冉军问道。

“正是,原来冉小将军在波涛万里之外也知道书圣王右军的大名,还知晓他手书的那兰亭序。他的幼子献之,书法也是极好的,将来说不得不在其父之下。”孙涛见冉军居然知道王羲之,甚至还知道王献之。而且口气丝毫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不禁心里松了一口气。

看来此事没有恶了首长,这每月30多石的精白米俸禄大可以继续领下去。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后,又生出一丝得意,想不到首长们远在波涛万里之外,竟然也知晓书圣父子的大名,看来这人物风华,衣冠礼乐,终究还是在我华夏中土啊。

孙涛正小得意间,忽听冉军又说道:“你是说,王羲之现在生病了?你那侄儿族长孙泰让你请我们去王羲之家里去治病?”

冉军这么一说,孙涛刚才放下的心突然又被提了起来,赶紧小心翼翼的说道:“这只是我那族侄孙泰的心思,至于首长们要不要去给王右军治病,那肯定得看首长们的意思了。那孙泰之请,只在首长们许与不许之间”。

冉军没有接孙涛的话,一直沉吟不语。孙涛见冉军不说话,只能陪着小心伺立在一旁。

良久,冉军对孙涛说道:“这事我知道了,但是现在还不能答复你。对了,你还说你那侄儿孙泰,过几天还会到岛上来请我们?”

孙涛答道:“正是如此。他让我先给首长们禀报此事,过几天他自己前来请首长们”。

冉军说道:“嗯,好的。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都要及时向首长汇报。你先去忙吧”说完径直离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