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一举两得(1 / 2)

寒忠诚拿着检查单,冷眼看着八爷:“这个报告单,让医生看了吗?”

八爷捂着秃秃的脑袋,不说话,眼神躲躲闪闪的,也不看寒忠诚。八爷并不是怕这个警察,他十几岁就开始混社会,什么人没见过,还真没怕过谁。

八爷的真名很多人都不记得了,之所以叫他八爷,是因为他在拜把子的弟兄们中排行第八,也是最小的一个,八爷,在洛城就是个响当当的社会名号。

但凡混社会的人,一般在当地都有个响亮的绰号,这是一个人物的尊严和荣誉的体现。

八爷其实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

改革开放初期,他的父亲从洛城食品厂辞职下海经商,在洛城商业街开了一家服装店,那个时候,进货要去武汉的汉正街,每隔几天,他父亲都要坐两天一夜的绿皮火车,背着几个大大的蛇皮袋往返于两个城市之间。

虽然很辛苦,但那个年代做生意就像捡钱,下海早的人都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中国人就是这样,看到别人挣钱之后,就也干同样的生意,当商业街的服装店开的多了,他父亲就又转行卖家电了,有了前期的资金积累,他父亲创建了洛城第一个大型家电超市。

在电器还没普及的年代,家电是奢侈品,进价低,卖价高,销量多,生意火爆极了。

八爷记得一次和父亲去银行存钱,父亲腰里挂着大哥大,开着自家那辆,也是洛城唯一一辆“上海”牌汽车拉了两大纸箱子钱去银行。

银行的经理乐颠颠地跑出来,站在父亲这个财神爷面前都是毕恭毕敬,低头哈腰的。

钱,有时候真的能买来尊严。八爷下定决心,一定做个父亲一样的人。

然而,八爷未能如愿。

男人有钱就变坏,这个主题一直不变的。

八爷十岁那年,父亲和母亲离婚,娶了一个广州的年轻女人,半年后,远走他乡,从此杳无音讯。

后来,母亲从洛城食品厂下岗,一人把他拉扯大。

幸运的是,父亲走之前,给他们娘俩存了五万块钱。现在的几万块不值得一提,可八九十年代,五万块钱可是个天文数字,母子俩生活上真的没受什么难为。

原生态家庭带来的创伤,是每个生命难以躲开的“结”。这种“结”牢牢捆住了心灵,影响了头脑,家庭的变故,让八爷彻底变了。

“我不想上学了,不自由,受约束,没意思。”他不再是原来那个听话懂事的腼腆男孩,父亲走后,他多次和母亲提出不上学。

他没有和母亲说实话,邻居都对他指指点点,同学们又经常嘲笑他,嘲笑他没有父亲,是个被抛弃的野孩子。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真是骨子里的基因,和你那个爹一样不成器,没点狗出息!”本来母亲就是个情绪不稳定的女人,遭遇婚变之后,没了安全感,更加歇斯底里。

母亲总是骂他,把对父亲的憎恨,转嫁到到他身上。

有时候,恶毒的语言比肢体暴力更伤人。

他的母亲,一个没多少文化的单身女人,通过贬低孩子,达成自我心理补偿。

题外话:母亲的教育是一个人一生的基础,再好的教育也比不过一个优秀的母亲,母亲的智慧决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母亲的情绪决定了孩子的性格,母亲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格局。妈妈的三观决定了孩子的发展。

后来,母亲干脆拿着棍子往死里打他,于是,他叛逆,逃学,辍学,结交社会上的一些狐朋狗友,吃吃喝喝,吹吹牛皮,为了好玩刺激,就时不常的干点坏事,给警察找点麻烦,心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