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新品菜单(1 / 2)

四月初的某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芋儿街上的早点铺子就陆陆续续亮起了灯。随着太阳逐渐升起,街上也熙熙攘攘起来。

来买早点的客人,发现张家包子铺上了新花样。也不能说是新花样,老顾客都知道,是恢复到了张家老爷子还在时的样子。

原本蒸包子的土灶旁边,又出现了两个熟悉的炉子,一个炉子上煨着甜汤,另一个煨着咸汤。

铺子里重新收拾了一番,许多东西都搬到了后面西厢房,腾出足够的空间放置那两张八仙桌以及八张条凳。

小春儿想了个办法,去木匠铺子买了几块废木片,拼成了个木板,用烧黑的细木棍在上面写了:

今日菜单

猪肉小葱包子

腊肉笋丁烧卖

银耳红枣甜汤

胡萝卜猪肝汤

小春儿舍不得用墨,想留着给弟弟练字用,但是玉宝儿丝毫不顾他哥的苦心,十分豪迈地用墨在每一个菜名旁边配了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食物和食材。

木板挂在右边的门框上,一目了然。

玉宝儿很满意,点点头,说:“识字的和不识字的客人都能看懂了!”

张千里今天一起床就无比激动,想着终于可以恢复老丈人“昔日的荣光”了!

俩大人和俩孩子先美美地吃了一顿。

猪肝事先处理过,完全去除了腥气,切成一寸长的薄片,爆炒后再入汤,胡萝卜切成滚刀块,一起煮。猪肝的浓香和胡萝卜的甜香混在一起,与姜、胡椒粉的微辣又完美融合。

香,咸,糯,还带着微甜,趁热一碗下去,张千里和小春儿鼻尖都冒了汗,胃里也极其舒适。

张娘子和玉宝儿喝的是银耳红枣甜汤,银耳是用冰糖熬的,已经熬出了胶状物,里面裹着红枣片,喝起来香甜顺滑,红枣片也不需要嚼,舌头一抿就顺着喉咙下去了。

小葱和猪肉的配比非常完美,两者的香味都被彼此激发出来,和宣软的包子皮一起嚼,又能恰好解了腻。一个是肯定吃不够的,张千里一口气吃了三个,小春儿也吃了两个,吃完之后二人又盛了碗甜汤,搭俩烧卖。

烧卖的皮挺劲道,馅儿是笋、嫩豌豆、腊肉和糯米做的,笋和腊肉都切成了比豌豆略小的丁,咸鲜香糯,最后还能吃出豌豆的甜。

玉宝儿吃得慢,小手捏着烧卖一点点啃,吃一口烧卖,喝一口甜汤,小脸上美滋滋的。

张娘子看着俩孩子认真吃饭的样子,笑得心满意足,不亏她这些日子天天变着花样做吃的。上次从县令那里回来,张千里跟她说了牛乳的事,她特意找人问了买,每天一罐,按着玉宝儿说的方法煮给俩孩子喝。

玉宝儿都胖了,脸上的小奶膘可肉乎了。小春儿倒是没胖,但是个子却往上窜了。还好她做衣服的时候留了量,现在给放下来,正好。

一家人吃饱喝足,开门做生意。

包子依然是3文一个,烧卖一笼四个6文钱,汤按勺卖,一勺2文钱。

这边南方人吃饭用的碗都不大,和成年男子的拳头差不多。张千里也是好几年之后才习惯的,他每次吃饭都要添好几次碗。

打汤的勺子是以前就订制的,一勺刚好一碗的量。

昨天他们就已经告诉来买包子的客人,今天有甜汤和咸汤卖,提醒客人想尝一尝的话不要忘记带碗。

包子铺的地方小,以前来光顾的客人都是自己带碗或桶,买了汤和包子拎回家吃。里面坐的也都是和老丈人相熟的,吃吃东西聊聊天。

有些客人昨天没来卖包子,不知道今天卖汤,看里面也坐满的,就赶紧先买了包子和烧卖,急匆匆回家拿碗,那汤啊看着就很好喝,得快点,晚了说不定就没有了。

任立生拎着食盒,排好一会儿才轮到他。

昨天下午,张千里去他铺子里买银耳,他得知今天有汤卖,兴冲冲地起了个大早,结果他娘子突然有了胎动,他这个做爹的当然要先陪娘子逗宝宝。

所以,他晚了。当他拎着食盒出门的时候,包子铺门口已经排了很长的队。

终于轮到任立生,他要了四个包子两笼烧卖,食盒里放了两个汤盅,一个装甜的,一个装咸的。

张娘子打汤的时候,一低头再一抬眼,在这烟火气十足的味道里,那种熟悉的感觉直冲任立生的大脑。他这段时间天天来买包子,就觉得张娘子面熟,但是也没多想,或许是自己常年走商,见了太多的人,一时间的错觉。

但是张娘子这打汤的姿势,还有这个胡萝卜猪肝汤的味道,都叫他往回走的时候还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吃饭的时候,任立生就跟娘子说了心里的疑惑,描述了他当时的感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