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恰逢其时,恰到好处23(1 / 2)

苏菲这些日子正在忙着筹备自家的美术馆。她继父开发的高档别墅小区配建了一幢两层小楼的美术馆,计划筹建一所东方国粹艺术馆。

苏菲其实在英国学的是当代艺术。之前在大英博物馆的工作经历虽涉及一些文物展陈,但她熟悉的领域也大多只跟西方艺术沾边。

之前听苏菲念叨,他继父对于国粹颇有些执念。这些年费了不少功夫和财力,从世界各地的拍卖行里搜罗了众多国内不同时期的古董及名人字画。为了补上传统东方艺术这一课,苏菲着实花了不少功夫泡在图书馆里研读资料。再加上筹备开业前的装修、家具采买、市场宣传等一应事务,繁杂而琐碎,着实令她分身乏术。

在听闻晓艾脚伤得不轻之后,苏菲也只在第二日匆匆露过一面。她似乎早已窥得晓艾内心的秘密般,并未多问、多说什么,只是嘱咐晓艾安心在家静养,不要逞强贸然出门。还贴心地指派了她弟弟来给晓艾做护花使者。苏子宪倒是尽责得很,每日早起雷打不动来给晓艾送些吃喝,隔日则是骑摩托送晓艾去医院换药。他总是来去匆匆,面色亦如苏菲那般平静得难觅一丝波澜。“他们真是亲姐弟,就连相处模式都总让人倍感温暖却毫无压力。”晓艾默默感叹着。

“也许是他也在国外生活多年,深谙隐私、个人空间、做事留有余地的缘故吧。”晓艾暗暗揣度着。

苏子宪也是在中学时被送去了英国。但他没有苏菲幸运,当年那个瘦弱的男孩儿在背井离乡的第一年就因为“肤色”而遭遇了校园霸凌事件。据苏菲讲,当年那事儿闹得有点大,甚至还上了当地的报纸,差点成为了影响“种族平等”的外交事件。

晓艾也是在英国生活了几年后,才在一个高贵的“英格鲁.撒克逊”的点拨下醒过味儿,原来“白人”的世界也看“颜色”。曾经一起共事过的“没落贵族”指着自己那对如“猫眼儿”般湛蓝的眸子对晓艾骄傲地吹嘘:“看到了吗,我这种瞳孔的颜色才是最高贵的!绿色次之,其次是黑色和棕色。当然,黄色在我们看来,是最低等级。”晓艾在这蓝眼哥们儿酒醉后的喃喃自语中幡然醒悟,原来,阶级的印记放之四海皆准。就连瞳孔的颜色,都能分出三六九等。

出了这等大事,家里为了打消孩子的心理阴影,索性又将年幼的苏子宪转到了美国加州就读。那里的阳光沙滩造就了一个健硕开朗,热爱自然、钟情于户外运动的苏子宪。

苏子宪在美国修的是金融专业,毕业于享誉海外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后又在家族的推荐下,进入尔湾一家著名的风投基金工作了几年。可以说是学识与见识双双在线。

但也许是厌倦了投资圈里无休止的内卷,和自欺欺人的虚伪人设,回国后,他既没有进入家族公司为继承家业做准备,也同时婉拒了国内几家知名基金公司伸过来的橄榄枝。转头与两个朋友一起,开了家极限运动俱乐部。一年四季,天南海北,赛车、攀岩,滑雪、速降,过得潇洒肆意。

想想也不奇怪,这样出身的天之骄子,起跑即巅峰。二十几年人生历程中看过的、尝试过的,许是平常人家穷其一生也难以追赶的海市蜃楼。“从头来过的成本”永远在可控范围内,自然骨子里就多了分挥霍时间、追求自由的底气。这是晓艾艳羡着却断断无法企及的。

可能是多年独自一人在海外生活的磨砺,苏子宪身上并没有大多数富家子的浮夸和纨绔之气。相反,却多了一份令晓艾心疼的早熟。尤其是他那沉静默然的神色,每每令晓艾生出种亲切感而晃了神儿。

这么多年,晓艾最为熟悉的就是那一份沉默。她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成长中渐渐悟出,其实相比任何华丽的语言,默然而坚定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力量!沉默着做事,沉默着关怀,沉默着守护着自己的那颗心。。。即使苏子宪在家里,在晓艾身边,似乎也并没有让她察觉到些许由于私人空间被入侵,而心生不适。

在晓艾不便行走的那一周,苏子宪几乎每天上午都来公寓报道。总是沉默着将冰箱塞满;沉默着把客厅的垃圾打包,脏衣服丢进洗衣机;甚至沉默着点燃炉灶炉,熬煮一锅浓汤。似乎只有屋内飘散的诱人香气,才能证明他曾经的到来。

“他们真是亲姐弟!”晓艾暗暗地庆幸着。

大约十天后,晓艾的脚已经大好,可以穿着软底鞋慢慢下地走路了。

晓艾迫不及待地销了假,冲回了工作室。

Charles见到汲着拖鞋的晓艾,眨眨眼睛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说道:“哎呀Ann,你可是吓着我了,我还以为你这伤会耽搁个把月呢。真是无妄之灾啊!”

他煞有介事地加强了重音继续说道:“你可千万不要勉强哦,不舒服随时回去休息!”

晓艾之前给工作室打电话请假时部分虚构了病情,只说自己被破碎的酒瓶玻璃扎伤,要请假几周修养。

晓艾笑笑,伸出双脚晃了晃,示意他放心。然后低下头继续工作起来。

这是晓艾回国后承接的第一个项目,位于海岛城市的大型文旅城开发。

相较于在英国的工作经历,国内项目的规模都大得令人咋舌。动辄几百万平方米的开发规模,甚至赶上了欧洲一个地区十年的开发总量。晓艾参与的这个文旅城项目就包括了大量围海填岛的地产开发,滨海沿岸的酒店、度假村、商业,以及一街之隔的海洋主题乐园开发。

这种项目即使规模小个几十倍,在欧美国家也只能停留在想象中。除了填海造岛无疑对海洋潮汐的潜移默化有着不可逆的负面影响,进而大规模破坏海洋生态外,住在交通和配套隔绝的人工岛上,在她这个业内人士看来,也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

“也许‘360度无死角海景’的噱头,确实能为沙盘前踯躅徘徊的潜在购房人脑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怅惘和流连,从而争先恐后地为“阵痛的青春”买单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