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69(2 / 2)

真正赈灾,还是得按朱由检办法,清查官吏,肃清贪腐。

而这些,必须得有钦差监督才行!

“钦差大人,陕北之事已处理完毕,目前陕北各地御史均已回,正聚集等候指令。”

“唉,自梁兄如此行事,日后百官定要痛骂你一番。”

毕自严叹息一声。

“唉,总不能叫方正化一届阉人专美于前!”

曹于汴捻着胡须,叹气一声,脸上愁云惨淡。

方正化得东厂可不同于都察院缩在陕北小打小闹,他们人数众多,一入陕西又招兵买马,如今已遍布陕西全境。

方正化严格执行朱由检命令,清查贪官,又有西厂、锦衣卫等相助,百官及各地王府均不敢阻拦,所令畅行无阻。

目前,陕西一地的许多贪官污吏、豪强劣绅,甚至勋贵、王府之人,都被处理。

民间,方正化有方青天的美名。这对于都察院御史及各地官员,都是种极大的讽刺。

“唉。”

毕自严也跟着叹气。

但方正化所做所为,实在挑不出错。陕西遭灾,又遇叛乱,按照以往来说,朝廷不济重金,不布置兵马,灾荒之地不死个几十万人,灾情、叛乱根本不可能平息。

可如今陕西却能自给自足。查抄的钱粮按照登记,足够陕地三年自用。

再加上商贾云集,工厂建立,陕地大旱,居然可以五年无虞。而且,还能供应钱粮于军中。

这可是灾情没有发生之前都做不到的事。

“当初陛下跟我讲责任承包制时,我只以为会有用。可不曾想,会有如此大用,如今我这钦差竟似无用之人。”

毕自严摇头失笑,道:“年初时,我赴任陕西,从陛下内帑中带来一百万两银子,本以为不够。

可不曾想,如今银子却越来越多,陛下命我自用,我却不知该如何处置。”

“钦差大人,如今朝廷改制,陕西大乱正好可以施行,这一切都需钦差大人时时监察。还请钦差大人切勿自弃。”

其实曹于汴自己也有些气馁。

如今陕地赈灾及改制主力其实是厂卫。

他们有钱,皇庄、皇家商行、东厂、锦衣卫早已在各地设置署衙。

他们积极赈灾,施惠政于民,机构又不像官府一般那么臃肿,只要有人欺压百姓,即使是自己人,也一并严惩,绝不留情。

如今,他们深得百姓爱戴,而且一旦有事,百姓会更加信任厂卫,而非官府。

毕竟,官府赈灾如同例行公事,死板且无情。而厂卫奉皇帝指令,明显是要来安置各地百姓,使百姓们安居乐业的。

“唉,自梁兄,你我都非愚笨之人。如此自欺欺人又何必呢?”

毕自严起身,指着窗外道:“陛下之心昭然若揭,目前改制,根本是陛下与朝中百官妥协之下的成果。今后定然还要大改,此时监督又有何用?

况且陛下更加信任厂卫,皇庄之行事你应当也能看出,陛下这是要进行税制改革,施行摊丁入亩之策。

如此大事,陛下也不与百官通气,独自施行,我…我,为官至此,我深感耻辱。”

毕自严说到激动处,激动得脸都红了,只听他道:“百官代天子牧民,理应忠君辅国,富民强兵,可观陕地之事,百官竟同掣肘,只能蠹国害民。

陛下有心改革,却只得妥协,独自施行仁政,忍百官骂声。

我原以为,天下之害,在宗室,在皇帝,却不曾想,我等文官,居然是天下之害!”

“钦差大人!”曹于汴急忙拉扯毕自严,道:“慎言!慎言!”

“唉!”毕自严冷静下来,对着曹于汴道:“自梁兄乃自己人,我心中郁结,一吐为快,还望不要见外。”

“唉,应有之义。”

曹于汴递上茶水,道:“如今陛下之法证实可行,陕地各处应积极开设工厂,招纳百姓做工。”

“此事已有高时明操心,他已受命往各地选址。陛下有命,各地工厂官府只能监督,不能承办。”

“嗯。”

曹于汴暗自思量。

皇商有陈秉政主持,土地有皇庄齐本正管理,练兵有孙元化,惩治贪官污吏有方正化东厂与都察院,收集情报有锦衣卫,平叛有三边总督,处理地方有各地官府,就连监督工事,也有工部与刚入陕地的宗室之人。

而改制之事他根本插不上手。

如此,怪不得毕自严整日似乎无所事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