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争辩53(2 / 2)

……

刘若宰紧张的情绪为之一松,有句话哽在心头,不知该不该讲。

他斜眼瞥了下朱由检,随即又意识到不对,偏过头,自嘲道:“陛下胸有沟壑,展望天下,我等星斗小民自然被玩弄于股掌之中。”

“哈哈哈。”刘若宰语带幽怨,令朱由检不禁发笑。

“胤平兄勿怪,只因前番为除阉逆,牵连太多,不得已才扩大榜单以补充官场。”

朱由检解释道:“此番,朕连殿试都取消了,就是要今科举子早入官场学习。”

“取消殿试!?”

刘若宰吃惊问道:“那陛下如何封官?”

“不用封官。各科各部,外加都察院、大理寺等机构,早已将两千举子分得干干净净。”

明年,朱由检还要再开恩科,继续招纳士子。

“我…”

刘若宰只觉身体忽然无力,有些力不从心,无法说话。

我十几年寒窗苦读,是为了什么?

他心头苦闷,直接大口饮酒。

“陛下准备如何安排我?”

压下心头情绪,刘若宰望着朱由检问道。

“胤平不是要为朕选材吗?”

朱由检忽然觉得自己有些残忍,强忍不适,他道:“选材不如育才,朕有意推行北宋三舍法,正缺一人手为朕教学。”

“陛下想让在下教的,不会是西学、法学之类的文章吧?”

刘若宰问道。

各部改制中,刑部动静最大,大理寺及刑部已张榜出来,明文告示,今后案件将在大理寺审理。

现国家急缺法学人才,不计出身招纳,让大家踊跃报名。

“也不尽是。”朱由检道:“除西学、法学外,还有工学、算学等。

朕效仿王安石的三舍法,却也不是全盘照搬。

三舍分小学、中学、大学,各三年。招平民子弟及难民孤儿入内学习,小学开蒙,中学填充,大学专精。

各学生升学时,各有考试。等大学毕业,再经考试,才可做官做事。”

“陛下想让我组建学校,招蒙童入学教育?”

刘若宰领会到了朱由检的意思。

“不错。”朱由检大方道:“此事说难不难,只怕外间阻力。但朕已选定地址、兴建学校,就在西山脚下。

外间无从得知,所以此事也只需耐得住寂寞。”

数年如一日教学,终日不与外界联系,的确寂寞非常,此事需要莫大毅力。

“陛下以为我能胜任此事?”

刘若宰心中信仰崩塌,又突然收到重任,难免觉得不自信。

“胤平兄,读圣贤书,所为何事?”

“请陛下指教!”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朕以为此言大谬!”

“……”

“呵呵,还是与胤平兄聊天舒适,此言若是朝堂上的老臣们听了,非逼得朕认错不可。”

“陛下乃九五之尊,何人敢逼迫陛下!?”

刘若宰语言揶揄。

“唉,勿要打趣。”

朱由检摆手,道:“朕方才之言,胤平觉得不对也属正常。

只是先贤生在上古,距离大明至今已有两千年之久,时移世易,说句不合时宜也不为过。

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不过是儒者对自己的要求。它要求治国之人,先自身有德,再用德行,后看才能。

可古今成大事者,又几人品德高尚呢?

唐太宗玄武门之变,逼迫父亲、杀死兄弟,却仍不失一代圣君。

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逼迫孤儿寡母,难道事先真不知道?可其却仍被世人称颂。”

“陛下以为当如何?”

“哈哈哈,今日只是谈论,胤平觉得不对也是正常。朕只是觉得,学习一道,需重于变化,世间亘古不变之真理少之又少。

若总是一层不变,则必落于人后,落后则必挨打。正如古之汉唐、宋,今之大明,总是墨守成规,被人读透,方才受人欺负。”

“陛下之言,也有几分到底,只是该如何去变?”

“此事朕也在摸索,只是万变不离其宗,天下最重要的,就是最需要变的。”

朱由检没有明说出来,不过刘若宰也猜出一些。

皇帝要变的,是许多儒学传统,就像儒家要求皇帝看重品德,可朱由检明显不信任朝臣,并不认为朝中大臣们品德高尚,所以他不可能放任人肆意妄为,其今后必定会严加看管官员。

“臣必随陛下身边,拭目以待!”

刘若宰郑重其事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