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持续的改制52(1 / 2)

“鸿胪寺、太常寺、光禄寺与礼部外交部、内客部、仪部、乐部、精膳部功能多有重合,朕以为不妥。”

二月中旬,又一日朝会,六部、内阁终于整改完毕,开始重新运作。

各部识趣的没有正面拂朱由检面子,而是全都老实完成交代。

又来!?

群臣心里一慌,明白皇帝又要开始改制。

这次怕是盯上了五寺。

唉!

大臣们心中一叹。

“陛下,陛下有何想法?”

李标上前询问。

“朕以为,可以将鸿胪寺、太常寺、光禄寺人员迁入礼部,只保留部分人员专门负责宫中礼乐、祭祀、膳食。”

简而言之,就是职能不变,但机构缩减,今后鸿胪寺、太常寺、光禄寺只负责皇宫内部,外部一应礼仪均交由礼部管理。

“如此甚好!”

一听此话,何如宠立马上前赞同,道:“礼部与诸寺功能重合严重,经常不好协调以致于常常出错,而两边又常常推诿,难以定断责任。

陛下此举明确职权范围,定能大大增加效率。”

之前改制一样明确职权,你怎么不说提升效率的话?

“嗯。”

朱由检浅浅应了一声,继续道:“还有大理寺。”

哦?

刑部改制之后,设警部掌治安、缉捕之事,设狱部掌监狱之事,其他还有文书、审计、库房,掌管内部诸事。

但原本最重要的提审、问刑之权,皇帝却一直没有明确安排。

如今终于要确认了吗?

刑部尚书胡应台心中一喜,刚才礼部权利大增,难道?

“大理寺掌案件审理之责,与刑部部分功能重合。”

真的吗?胡应台低头,眼中一亮。

“按说两部应该合并。

然,提刑之事事关百姓生死,职能乃重中之重,非郑重其事不可。”朱由检话锋一转,道:“若集于一身,则难免有所疏漏。

故朕欲改制,下放大理寺至各府各县,从今以后,由大理寺专门负责审理案件,掌管问刑之责。

刑部下新设按察部,掌诉讼之责,与警部一并至各府各县中设置署衙,直属于刑部,负责掌管民间治安、缉捕、刑名之事。”

“陛下!”胡应台上前一步,问道:“如此,各县应当如何处理?大理寺断案有误又该如何?按察部与各地按察司职能重合,是否要取缔各地按察司?”

“嗯,此事朕有思量。”

朱由检道:“朕一件一件的说。”

“我大明各县知县之下,配佐官两人、属官两人,日前改制中,吏员定品,典吏一职也有了品级。

刑名之事原本由各县典吏负责,本不应多管。

但朕方才有言,刑名之事关乎百姓生死,若不能公正处理,令百姓心服,则无法教化民众,民众不心生敬畏,则大明律法威严不存!

故朕欲将刑名之事从各县事务中摘出,由刑部、大理寺负责判罚,刑科、都察院负责监督。”

“这……”

胡应台看向李标。

刑部权利大增,身上套上几层枷锁也无可厚非。

不过这都是小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地方官府如何肯支持改制!?

此次改制,等同于从县官手中夺权。

而且,六科和都察院监管刑名大家都还能接受,但六部百官都知道,东厂和锦衣卫才是陛下最信任的部门,届时,想必各部官员也将受东厂与锦衣卫监督。

难啊!?

胡应台有心反对,但不知从何说起。

“稍安勿躁。”

杨景辰朝着胡应台丢了个眼神。

他上前一步,问道:“陛下,如此各按察司是否取缔?”

“取缔!并入刑部,充入刑部各地署衙之中。”

朱由检随口说道。

“如此,是否调整俸禄?”

杨景辰问道。

有人详细算过,按朱由检方法重新厘定官员品级,全国一千多县加各府、各行省吏员,将增加官员俸禄近一百五十万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