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韩爌(2 / 2)

“臣谢陛下关心,臣身子骨还算硬朗,尚能抵住严寒。”

韩爌微微颔首,随后便从袖口抽出奏章,递向朱由检,道:“臣初闻新君继位,便得起复,此实乃陛下厚爱。

臣夙夜忧叹,恐有负陛下厚望,故呈策略二十六条,还望陛下观之。”

“呈上来。”

朱由检双手接过,翻了翻,发现也就那样,古人总有种桎梏,眼界狭窄,不能看向全世界。

但朱由检也不会因此而轻慢韩爌,没有现代科技发展他不一样对世界一窍不通吗?科技是一步一步发展的,人的智慧却不是一样。

人老成精,韩爌效命朝堂多年,自身智慧不容小觑。

“嗯,韩师针砭时事,乃切实直言。”

随口夸了一句,朱由检问道:“不知韩师对于朕即位以来所作所为是何看法?”

“臣…”人老成精,朱由检的漫不经心韩爌一眼就看出来了。

对此,他有些无奈。

“臣闻陛下即位之初,便起复孙承宗等人督抚辽地,又夺情起复朱燮元重督西南军务。

同时,陛下命袁可立新建水师,此事于辽东战场、国事发展都有大用,由此可见陛下于国事胸有成竹。

只是,”韩爌有些迟疑,却还是直言不讳地说道:“陛下所行皆发中旨,不与内阁及百官商议,长此以往,必将与百官离心离德。

同时,陛下偏信厂卫,少理朝政,于文德不修,难免有失偏颇。”

“朕问心无愧。”

朱由检正气凛然道:“早在即位之初,朕与百官议事,欲勤政爱民、亲贤远佞,可百官却只知互相推诿、相互攻讦,难以成事。

陕西大旱,奏报传入京中,百官商议月余竟无一点办法,整日只会道‘国库空虚,请陛下开内帑解救。’

西南军情紧急,张鹤鸣按兵不动,有贻误军机之嫌,朝堂上,百官却对其多有维护。

如此更不用提辽事。”

朱由检抬头望天,看到了乾清宫内的房梁。

“辽事糜烂,唯孙承宗在时,所修军事可为倚仗。其虽有柳河之败,然今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却都与其脱不开干系,其无疑有功于朝廷。

可自朕起复他以来,朝堂之上却只会攻讦,无一人勇于任事,敢总督辽事。

韩卿。”朱由检低头看向韩爌,眼神切切,道:“朕非误事,乃百官误国事矣。”

韩爌一言不发。

早就听闻皇帝不信任百官,今日之言,方知所言不虚啊。

“然,魏忠贤势大,朕知朝廷诸多官员乃敢怒不敢言,无处发声。”

朱由检凛声道:“朕有意处置阉党,此番召韩师入京,便是想由韩师主理此事。

韩师可任左都御史,赐东阁大学士、紫金光禄大夫,加少师。”

“臣惶恐,”韩爌急忙道:“臣寸功未立,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韩师多虑。”朱由检起身走到韩爌面前,道:“今还有一事,韩师需多多勉力。”

“陛下请讲。”

“御史乃天下喉舌,理应掌天下民声,可今都察院御史只知风闻奏事,肆意诋毁朝臣,于民间之事充耳不闻,可谓与国无用,反到成害。”

“陛下,陛下不可如此诋毁朝臣,诸公为大明尽忠,一片公心,岂能受陛下……”

韩爌生气,站起身来,呵斥朱由检。

“韩师休怒,且听朕言。”朱由检安抚韩爌,道:“朕有意扩充都察院,令之遍布大明两京十三省各府各县,以监察地方。”

“此法可行,陛下是否欲意老臣总理此事?”

韩爌问道。

他还没消气,不过身为臣子,为大明做事不可争一时之气。

“不错,此事将全权交于韩师,朕不插手。

此外,朕还欲改都察院品级,左都御史朕将提升为从一品,自此不在内阁之下,只受朕管辖。

从此,朝堂百官、勋贵、不在军中的武将,都察院均可弹劾,要是证据确凿,卿甚至可直接逮捕。

但都察院风闻奏事之权必须取消,以做制衡。

卿以为可否?”

韩爌摸着胡须思索,问道:“不知,六科陛下准备如何安排?”

“同都察院一样,下放至两京十三省各府各县,只是其只负责监察地方衙门,观察施政。

若地方有失,当上奏朝廷,斥责地方官员。

同时,朕欲提升六科品级至正三品,只受内阁监管。”

“如此,六科与都察院是否职能有重合,人力有浪费?”

“韩师此言差矣,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不能将鸡蛋都放进同一个笼子里。

坏政成灾、懒政成害,监察官员不可轻视疏忽。”

“不知各地宗藩,都察院是否可纳入监管?”

“可!”

“厂卫!?”

朱由检看着韩爌,无语。

“老臣明白了。”

韩爌摸着胡须,思索此事。

此事于朝堂有大益,于东林党也有大利。

可行!

韩爌起身向朱由检拜道:“臣遵陛下旨意。臣必当为匡扶大明尽心尽力。”

“韩师高义!”

朱由检叹道:“有韩师襄助,朕何愁大事不成,大明不兴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