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声誉鹊起36(2 / 2)

斐迪南军团的辉煌胜利引发了奥地利帝国内的狂欢,连续的巨大胜利,给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增添了一抹荣耀的光辉色彩。

米兰亲王斐迪南再次成为整个奥地利帝国的耀眼之星,光芒璀璨到无以复加,引发了朝野间一致的好评如潮。

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趁势宣布,将在祖地鹰堡修建一座规模空前的圣恩大教堂,彰示哈布斯堡王朝对这片地区天赋使命的统治,彰显帝国荣耀。

这么做一来是修复与罗马教廷之间的关系,二来凸显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天赋使命,三来是给米兰亲王斐迪南站脚助威。

在一个天主教氛围浓郁的庞大帝国内,有什么比修建一座天主大教堂更合适的庆祝方式呢?

斐迪南军团取得的巨大胜利影响仅止于此吗?

答案是,不。

米兰亲王斐迪南闪耀的崛起,带来的影响是全欧洲层面的重视。引发了法国皇帝拿破仑,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与沙皇尼古拉二世这些金字塔尖人物的关注。

法国皇帝拿破仑在巴黎的一次酒会上评价说道;“从斐迪南身上,我看到了那种洞察全局的灵性,我在库图佐夫的身上曾经见到过。这往往是军事天才的特质,恰好我们都具备。”

这样的评价极高,库图佐夫是击败拿破仑皇帝东征的俄国元帅,被拿破仑皇帝视为真正的对手。

斐迪南能够跻身其中,意味着得到了当今世界最顶级军事权威的认可。

拿破仑皇帝最擅长声东击西之策,从他历次的经典战役中可以看出;

声东而击西,通过军队大范围的转移,在短时间内集中最大的力量击破敌之一部,是他的拿手好戏。

作为斐迪南的姐夫,法国皇帝拿破仑的溢美之词有过度之嫌。

但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的评价不容忽视,他说道;“我非常喜欢斐迪南对欧陆战略形势的把控,他总能在恰当的时机发起战争,就像利刃切过黄油一样丝滑,这是不一样的天赋。”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

威廉三世一眼就看出了关键点,错过了当前第6次反法同盟的有利时机,斐迪南敢动瑞士一下试试?

别说法国不答应,就是普鲁士王国和莱茵联盟的各公国都会暗中拖后腿,给人给钱给武器,毕竟谁也不想看到奥地利帝国进一步膨胀壮大起来。

可恰恰就是这个时间点

各国大部分的军力和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击败法兰西这个共同敌人身上,能够给予瑞士的支持极其有限,反应也来不及。

仅仅不到一个月的功夫,瑞士联邦已经沦陷了大半,仅剩下苏黎世周边的那一片地区。

整个瑞士联邦60%的地盘和七成多的人口全都沦陷,仅剩下四五十万人能翻出什么大浪?

将所有能拿得起枪的男人全都驱赶上战场,也不超过10万人,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斐迪南兵团结局完全可以想见。

这种时候,想帮都没法帮。

除非普鲁士王国或者其他哪个欧洲列强派出军队主力干预战争,否则无法逆转这个糟糕到不能再糟糕的局势。

问题在于

斐迪南兵团背后也不是没有人,他身后有庞大的奥地利帝国数千万人口,有亲近奥地利帝国的欧洲各国,有姻亲英国,还有看到欧洲动荡蠢蠢欲动的沙俄。

理智的分析后,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也不得不承认;

斐迪南这个小崽子时机选的太绝了,纵观欧洲各国,就没有一个敢于贸然伸手干预战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瑞士联邦覆灭。

所以,威廉三世对斐迪南的战略敏感性赞不绝口,尤其还这么年轻。

可普鲁士王国现在也顾不上瑞士联邦,因为与法国的全面战争爆发了。

5月2日

普军布吕歇尔军团在吕岑地区,向法军内伊元帅统率的军队发起猛烈攻势,大战拉开序幕。

联军方面凭借兵力优势企图攻占当面的阵地,切断法军的退路,将法军内伊军团围歼于吕岑地区。

拿破仑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火速率领大军回师支援。

那时侯,内伊元帅在吕岑以南拉纳和卡加等几个村庄抗击两倍于己的联军,处境十分危险,军队伤亡十分惨重。

14时30分,拿破仑率部赶到,立即组织部队轮番冲击并不断增兵,命令16个营的青年近卫军由缺口投入战斗,不顾伤亡的挡住联军攻势,一时间法军士气大振。

经过连夜的艰苦战斗,法军终于击退了联军,暂时解除了危机。

此次吕岑战役法军虽然取胜,但却付出了很大代价。

联军方面只损失1.15万人,而法军却损失了1.8万人,新征募的军队英勇有余,经验不足,只能用无畏的牺牲精神弥补。

法军由于骑兵不足,也未能在追击中扩大战果,歼灭敌军主力,这在以往法军的战斗中几乎难以想象。

这也说明,法国庞大的战争机器正在失去动力,变得脚步沉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