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31(2 / 2)

沉默许久,皇帝背转过身,略踱几步,末了,发出一声长叹,并未说要如何处置这两位重臣,只叫二人退出殿外,回府候旨。

这一日里,李世民的心情阴沉到了极点,再不见往日宽厚待下之色,御前奉侍的宫人婢女们但有错处——哪怕是极小的疏失,也会被叱令拖下笞杖,一时殿内外人心惊惧、小心翼翼,气氛压抑得使人大气难喘。

晚间,又一女官奏禀宫事有些误了时辰,连哀告也不敢便被拖下重责。

长孙皇后见状起身,在余怒未息的天子跟前轻轻跪坐,用少女向儿郎邀约期会般温柔轻快的语调道:“陛下,宫里的桂花开了。”

皇后的手轻轻握住了皇帝的手——“陛下心情烦闷,不如臣妾陪您到廊下走一走,您有什么烦恼,臣妾也可献言一二。”

李世民点头答应。

仿佛是皇后将一片花林设做阵法圈住了皇帝,将眼下朝中动荡、朝野暗涌等烦心之事都隔在了外面。晚风轻拂,送着桂花清香,的确颇有些解烦除闷的功效。帝后执着手,漫步在花树之间,沉郁一整日的皇帝这才渐渐有了些展颜的意思。

走了一阵,内侍服侍着二人坐在花树下,依靠在皇帝肩头的皇后蓦地开口——“臣妾本不愿议论朝政,但现下情形,有些话应该要说给陛下了。”

“什么话?”李世民抚摸着妻子的指甲,轻轻开口。

“臣妾知道您伤心,您登极以来宵衣旰食,整顿国家,又对承乾寄予厚望,此刻难免无法接受。但此刻正是需要您善后之时。请您无论如何,都要暂且压下情绪,寻求一个最妥当的处置。”

李世民轻叹一声,点点头:“你以为应当如何处置?”

“从蒲州到长安,臣妾想了很多,觉得这件事背后千丝万缕,朝廷的问题和太子的问题互相关联。前史有云,上位行止不正,才有朋党称举、谮诉臣工。是以朝中倾轧虽古已有之,但只要无有引端,明君同贤臣道和,因势利导,便不愁风气不治。臣妾以为,此次党争发端于太子猜忌,这是太子心病,也是谗构之徒所赖以吸附者。如要根除之,第一要肃清朝野的煽乱之徒,刹住此风。第二,要谨慎太子诸王之事,并教训太子,使他改过。”

长孙皇后语气笃定,缓缓道来。

“至于朝中的问题,经此一事之后,房玄龄、李靖、舅舅、道宗,还有魏征,他们定然会协力将自己所司暴露之问题纠察启奏,陛下也应该尽早主持廷议,定下方案,弥补制度的缺漏。”

李世民听时不住点头,话音落下,便握住妻子的手:“我们想到了一块儿去了。”

月光透过桂树斑驳洒下,皎白细碎的光影将皇后的恬静一笑映衬得煞是明媚好看。李世民伸手揽过她的肩,为她摘取发髻间被风点缀上的朵朵桂花。

摘下几朵,李世民望着掌心小巧艳丽的桂花,忽地出了神——“承乾最爱饮桂花蜜水。”

“我今日真是看见什么都能想起他来……”皇帝说着,轻声喃喃,“我的眼睛一闭上,他的笑脸就在脑海中浮现……顽皮可爱、点滴孺慕……”

说着说着,黯然止住了话头,垂下的眼睫投出一小片阴影——

“先将他禁在东宫吧,待我收拾了局面,再去想该如何处置这孩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