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见闻48(2 / 2)

孟子看到又有两名学子来了,也知道他们没有坐席,便叫一旁的舍人给他们拿了两个坐垫!魏申王小两人连忙施礼道:“多谢先生。”魏申仔细观察了孟子,他估计孟子的身高应该在一米75到1米八左右,身材刚好,看起来就让人觉得是一位温和儒雅之人。

随后,孟子又讲道:“我观天下各国,无一国用仁德治国,国家不用以德治国,这个国家只是一时的强大。现在魏国是天下第一强国,我观魏国变法虽然对百姓减少了许多约束,但是依然以法治国,就如医家所言: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魏国终究也只是一时强大。”

魏申一听起身道:“先生,我不认同你那个想法。”孟子一看是刚进来的那位学子,说道:“这位学子,既然你不认同我的想法,那么你的想法是什么?”

魏申答道:“魏国自魏文侯时期实行李悝变法,最终使魏国得以强大。西攻秦东压齐南制楚,才使魏国成为天下第一强国。现在魏国太子又实行第二次变法,魏国的国力已经比魏文侯时期还要强大,并且魏国又连败秦韩赵三国,魏国斩杀三国将士近五十万,现在各国都纷纷向魏国学习,为何是说魏国的第二次变法只是治标不治本呢?”

孟子并没有责怪魏申,而是笑道解释:“这位学子说的很好,确实观今天下无一国是魏国的对手,各国也纷纷效仿魏国实施变法,但是你可知道魏国经过这次第二次变法在后真的能打败其他国家吗?”

魏申想了想说道:“当然了,魏国的实力在魏文侯时期就超过了各国,现在又进行了变法,魏国已经远超各国了!”

孟子笑道:“当年周武王仅凭200辆兵车就打败了强大的商朝,而商王汤叶仅凭50辆兵车打败了强大的夏朝,这两个国家的实力就一定超过他们的敌人吗?因此,他们之所以能打败强大的敌人,正是因为他们实行了仁政!如果天下有一个中等的国家,实行了仁政的话,那么它将会天下无敌。如果走法家的那条路的话,只是表面现象的强大,实际上是外强中干!”

魏申又说道:“孟轲先生,当今魏国拥兵40万,国力雄厚,百姓富足,而且魏国这次的变化是受到了大部分的百姓的支持,百姓人人都得到了土地,而且他们所缴纳的赋税只用缴纳十中取二,而其他国家,他们百姓所缴纳的赋税竟然高达十中取六,甚至有些高达十中取七,我认为我们魏国才只用缴纳如此少的赋税,就可以变得很强大,因此我认为我们魏国的第二次变法是成功的!”

孟子听完魏申的话后说道:“减免赋税不让百姓过于劳累,这不就是仁政吗?百姓家家都有其地,这不是仁政吗?”

魏申又反问道:“竟然孟轲先生既然说了我们魏国实行了仁政,那为何说我魏国的变法只治标不治本?”

孟轲又说道:“为何我说魏国的变法是只治标不治本,那是因为并没有将所有的仁政用在百姓身上,现在的魏国国君一日所食高达百户之家所用,这难道算仁政吗?过多的发动战争导致百姓春耕不能耕种,秋天不能及时收割,这算仁政吗?国君的园林占地方圆百里,又不允许百姓前往打猎园林打猎,导致百姓每次要前往很远的地方去打猎,这难道算仁政吗?一到冬天,国君生穿丝绸貂皮之衣来保暖和百姓却身穿单衣,依然在冬天里做活,这难道是仁政吗?魏国的大多数百姓只知道射箭比武,不知道仁义道德,这难道算实行的仁政吗?”魏申听后竟然无法反驳孟子的话。

用眼神示意了一下王小,王小起身说道:“先生,你这话说的不对,我们魏国国君不允许百姓去他的园林里去打猎,那是因为埋葬了大儒段干木,魏国的百姓大部分进行射箭比武,不是不知道仁义道德,而是周围的国家都想入侵,我们不得不要进行射箭比武,如果不进行射箭比武的话,那我魏国不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孟轲听完也笑着笑说道:“君子六艺,也说到过射、御两类,但是据我所知,魏国一旦发生一点矛盾,就要进行射箭比武,而不是通过道理来进行,反而却是用着武力来解决,这难道算是实行的仁政?如果是实行了仁政的国家,那么他的国内百姓不会因为一点点的小事情而闹得需要拔剑比武,而且这位学子也说过,那个园林里面埋葬的大儒段干木,那么魏国国君为何要在那个园林里打猎?据我所知,那位段干木可是你们魏文侯的老师,既然是你们祖先的老师,都不如此尊敬,这算是仁政吗?不知两位学子,我说的对不对?”

魏申和王小听后已经完全无法反驳,只能躬身说道:“听先生之言,如读十年书!”

孟子又说道:“孺子可教也,诸位学子,你们要记住,以仁政治理国家方能长久,仁政是圣王之道,用严峻的刑罚来管理百姓,百姓迟早会造反,实行仁政百姓就会懂得仁义道德,我观天下唯一实行了一点仁政的国家,也就只有魏国,其他国家几乎都是以严峻的法令来约束百姓,这样的法令只是一时不可长久,国家的强大不仅仅能够完全命令百姓,而是通过仁政,让百姓心服口服的,愿意为国家效力。这样的国家才会真正的强大!”

魏申心道:这孟子竟然有如此能力,得想把他把他带到魏国才行,让他留在这齐国当一个小小的讲师,太委屈他的才能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