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风起之时76(2 / 2)

大户世代蒙受皇恩,为了皇上的国策,临着时,难道连一丁点风险都不肯冒么?

哎,我都替咱们的皇上委屈。

这,实在交代不过去!

此事,非做不可!”

蚕娘子等人脸上一喜,但还没来得及应和,又听林余说道:

“但是…就是让大户们改稻为桑,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事。杭州城内的民乱,却是眼前必须要解决的事。

所以,这风险,得先你们这些商人来冒。

先一步把没了工作,养活不了家人的织工重新招回去,即使赔钱,这铺子也不能关,不准关,这就是你们要冒的风险。

我虽不觉得自己的承诺能给你们信心,但我还是要给你们一个承诺:

六月收了年中这次稻米之后,是今年最后一次栽下桑苗的时机,这样年末前,还来得及收一次蚕丝。

我跟你们保证,在六月结束之前,我一定让那些大户们,把桑苗种下去!”

蚕娘子等人目光闪烁,心中不停盘算。

六月收稻子之后,若不种植晚稻,改种桑苗,在十月时,未能完全长大的桑树能收成熟时期三分之一的桑苗。

这也是为什么,随着时间推移,稻农们越来越不愿改稻为桑,因为他们甚至连半年的口粮,都未必存储得有。

大户们则不同。

他们手中有银子,有粮食,足够维持到明年桑树完全长大,无非今年有些损失罢了。

这位林参将,虽然行事大胆得很,但其实粗中有细,倒是把各个关节都考虑到了。

他又如此“不顾性命”,强行要“逆天行事”,为了达到自己目的,无论官员还是大户们的脑袋都敢砍。

而他们只是商人啊,虽然赚了一些银子,比普通百姓风光体面,但士农工商,若真昏了头搞不清楚自己的实际地位,怕是嫌活的命长。

百转千结,轻重取舍,蚕娘子等人对视一眼,互相点了点头,还是由蚕娘子上前道个万福,恭顺说道:

“公子宏图大志,又做了保,我等焉有不识抬举的道理。

我等回去之后,就开放铺面,赈灾施粥,助公子平定民乱。”

林余心里不由舒了口气,不到万不得已,他还真不想对这些商人,强行做什么。

毕竟,在此时的大明人心里,这杭州城外,“农民由地主养着”;在这杭州城里,“工人被老板养着”。

对个人来说,若地主和老板不施恩,农民和工人都只有饿死的份。

但地主跑不了,老板真敢跑,他不想逼迫太甚,真的把杭州城的商业环境搞垮了。

想到此,他决定给出些利益补偿,于是笑着说道:

“接下来的话,我本来想先说来着,先礼后兵嘛。

但若先说了,我又没有信心定能办到,便显得我在诓骗你们,凭白让你们惊忧,索性留到这时候再说,办到了是惊喜,办不到你们也不会觉得亏了。”

这下子,别说蚕娘子等人,连沈一石都被吸引住了。

刚刚让大户改稻为桑,林余都不曾如此“谦虚”地说可能办不到,如今难道还会有什么更大的事情,既对我们有利,又十分难办呢?

六人一时间都想不出,只得好奇地看着林参将,等待他接下来的话。

林余微微笑道,径直说道:

“历朝历代,士、农、工、商,秩序井然,不可打破。

你们都是商人,虽有万贯家财,却连一件绸衣都没有资格穿,这实在是…不利于国家发展。

大明同样重农抑商,是害怕百姓被金银蛊惑,都去做买东卖西此等务虚之事,以至于荒废了土地,最后连肚子都吃不饱。

眼下,我给你们一个徐徐图之的机会。

事成之日,浙地商人便不再是四阶之末,甚至还可以当官。

我林余在时,便也是你们商人的风起之时,望你们把握时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