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愤青祖逖(1 / 2)

北伐中原,可司马睿却滑头得很,说,江东才平定没有几天,基础还有没有打好,哪有能力和精力去北伐?他只对司马邺的提拔感兴趣,至于北伐,连个姿也没有做出。

偏在这时,那个祖逖跳了出来。

你肯定知道那个“闻鸡起舞”的故事吧?祖逖就是这个故事主人公。他的老爸当过上谷太守,出身算起来也不算差。可他的老爸死得太早,弄得他小的时候没能读多少书,直到十八岁才去认真地读书。可祖逖是个天才,也是个自觉成才的典型。据说他只花了几年的赶时间就读了大量的书,使自己博学多才,大家一跟他聊天,都一致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跟那个下在西北部当一把手的刘琨是好朋友,年轻时常在一起睡觉,“闻鸡起舞”的故事情节就是他跟刘琨一起睡觉时发生的。那时两人都是有着远大理想的愤青,经常在一起乱吹,一直吹到眼皮顶不住,才上床睡大觉。可他的精神太过亢奋,才睡不过一会儿,就被鸡的叫声吵醒。他一醒,就踢了踢还在睡觉的刘琨,说不要浪费时间,要利用这个时间去练剑。两个人就起床,拿着宝剑在鸡鸣中玩起来。如此摸黑练剑,是否能练出什么好剑来,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们练剑的行为,却成了后来很多人学习的好榜样。

在洛阳被汉兵攻破后,祖逖也逃到了江南。

自从发生了这个闻鸡起舞的故事后,人气不上涨才怪——这个时期名气是当官的唯一标准。因此,祖逖到了江东之后,司马睿就他当了徐州太守,没过多久,司马睿双提拔他当军谘祭酒,带部队到京口驻扎。他到了京口之后,以抓军事为主,实行先军后政治,大量征兵,时刻准备打过长江去。

这时祖逖看到司马睿只想巩固地盘,一点远大理想也没有,觉得太窝囊了,就向司马睿请战;“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都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这话的意思是,我们国家乱成现在这个样子,并不是皇帝保人品出现问题,也不是因为由群体事件而引起人民起义,而是因为宗室不断内斗,互相残杀,让那几个少数民族老大抓住机会嚣张起来。现在中原的老百姓都被这些乱贼弄怕了。老大要是在这个时候让我当统帅去恢复中原,我相信中原各民族人民一定会起来响应。

可司马睿却没有这个思路,但又不好向祖逖泼冷水,让人说他没有进取心,只得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兼豫州刺史(那个时候豫州刺史就是大部分河南省,而当时的省会是安徽亳州)并不是袁敝所在豫章郡,这官虽提拔了下,可只给祖逖发放一千个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但没有一件武器,而且一套军装也没有发,祖逖一看,这不是叫我带着民兵赤手空拳去光复中原吗?但祖逖却没有什么怨言。他知道再跟司马睿说什么也是白费力气,就带着跟他南下的一百多户人家,当作祖家军坚实的基础,渡过长江。

祖逖带着军队坐着船只,又打造了那个“中流击楫”的成语。这个成语是他坐着船来到江心的时候打造出来的。他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威风凛凛的大统帅,带着千军万马,纵横捭阖,杀敌如麻,统一全国。可现在,他这个将军却只带着这些人去北伐,几只船同时出发,一点不成规模,连攻打一个小城的力量都不够,可他一点儿也不灰心,还是一脸壮怀激烈的愤青表情,用手敲击着桨楫,在呼啸的江风中大声说:“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这话的意思就是,他要是不能平定中原,肃清叛乱,就死在长江里。

他到江北之后,投资兴建了兵工厂,自行打造武器,并征到两千新军,让队伍扩大了一些,又继续向前挺进。

袁军坐在院子里喝茶,兵尉刘猛走到袁军面前道:“郎君,祖逖将军的同母袍弟祖约求见”

此时祖逖已经声名鹊起,袁军起身欢迎祖约

“祖将军和令兄祖逖将军的大名,晧日只闻其人,昨日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晧日,“少年国士”闻名遐迩,昨日闻其声,标新竖异,独得之见,华夏之幸,民族之兴也。”祖约感慨说道

“祖将军过奖了,在下早有听闻祖将军和令兄祖逖将军的大名,枕戈待旦,甚是向往,昨日一见,将军是有志之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