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考察州情1(2 / 2)

但是——

如果叫一个十岁的小孩,从来没有这方面经验的人来做这个同样的事情呢?他还会做的井然有序,不浪费时间和步骤么?

或者更复杂一些,要让一百个人喝上茶,而烧水的炉火只有二十个,只容许二十个人同时烧水;领用水壶、茶壶、茶杯的地方只有四个,每一个人领用一套需要用时要半分钟;领用茶叶的地方只有两处,每个人领用一包茶叶需要10秒……

然后当第一百个人喝到茶的时候,总共需要用时多少?

朝廷的事情就好比将这个一百个人喝茶的事件放大一万倍……

皇室、百官、军队、百姓,每一种人都不同,牵扯的物资也不一样,况且数量也是庞大无比,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率的进行安排整个的流程,让每个层级的人员在进行迁徙的时候能够最大的获取应有的资源,充分的利用时间,使得全部的环节都能够完全的运转起来?

这就牵扯到了组织行为学和基础统筹学……

但这事,怎么说呢,容易引起民变啊!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让别人来帮他们开挖,代价也由他们来承受。

袁军心里大概有了数,继续听周口介绍家事。

“这应是越冬小麦吧?为何不见你们种植?”听了半晌,袁军突然想到了个问题。

“怕是冬日寒冷,夏日燥热,季风气候,气温高、多雨。”周口也思索了半天,最后给出了这么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袁军闻言也喟叹,豫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形地貌可以概括为:“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农业农村资源十分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后世江西是全国水稻重要产区,稻谷产量位居全国第3位。

同时还要防备过度开垦开发土地时过度砍伐森林、过度耕种、过度放牧等行为,导致土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退化,甚至引发自然灾害。

不然封建社会时期,“官向民要,民向地要”,面对沉重的苛捐杂税,老百姓不得不大量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而且那个时候黄土高原地广人稀,生产条件极其落后,人们春天播种粮食,秋天直接收获,中间很少有人去施肥、拔草,广种薄收现象极其严重。人们不得不加大开垦荒地的力度,大肆砍伐森林灌木,来实现粮食增收。就这样,陕北人对土地的开垦成为恶性循环。

经过历史上人们持续不断的开发,黄土高原植被被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明清时期,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独特地貌,清涧县的地貌就是这样形成的。

此事若成,粮食产量必可提升一大截。但这也是一项救耗费巨大大资源的工程,豫州目前没这个能力做到。

必须提前截断一部分北方人口迁往江东分流到豫州,长沙,交州,交趾,只有等荆州,武昌乱后,迅速占据荆州,武昌,以此为据点,北方难民迁到江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