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经济学(1 / 2)

实际上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领先于西方的古人——希腊人与罗马人了,开始使用起了铜币,各国有各国的款式,到了前秦统一成为了天圆地方的模式……

金银价值比较高,不可能给老百姓用来购买柴米油盐酱醋茶,因此金银只能在士族或大商人之间的流通,涉及的一般都是奢侈品的大额交易,就算用也都是用些银豆子,金叶子等,否则根本找不开,而铜钱价值比较低,可以用在老百姓吃穿住行的小额零售交易上。

秦皇率先统一了货币,建立起金钱本位的体系,成就了华夏沿用几千年的货币模式黄金为上币,自此,方孔圆钱这种货币形制一直沿用了两千余年。金是黄金,钱是铜钱,而白银,则是在后期才加进货币系统当中来。

铜钱的铸币权在秦代收归政府所有,政府统一规定铜钱的重量与式样。黄金为上币,单位“镒”(合20两);铜为下币,单位“半两”。半两钱在战国秦即已铸行,初为国钱,旋即改为方孔圆钱。秦统一以后,将半两钱推行全国。

汉初朝廷只负责规定铜钱重量与式样,铸币权下放给私人,铜钱可由私人自由铸造。到了汉武帝,才完全掌握了铸币权,统一铸造并发行历史上著名的五铢钱。

西晋百业凋敝,未铸新钱,在流通中主要沿用汉、魏五铢钱和各种古钱。

东晋偏安东南一隅,制钱继承了西晋的指导意识,不铸新钱,主要沿用孙吴地区旧钱。轻重杂行,既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的大钱,俗称“比轮”;也有轻薄小巧的“沈阳钱”。这些钱相互交替或同时流通成为货币。每个钱币的单位定名为“文”,一千文为一“贯”。

晋朝货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铜钱、铁钱、布币、绢币等多种类型,这些不同种类的货币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货币流通体系。

特别是铜钱的价格波动较为显著,这主要是由于铜钱的生产和供应受到了政府的控制,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差异等原因所导致的。

货币的流通方式相对灵活多样,除了作为交换媒介之外,还可以充当储蓄工具和投资品,这与当时社会的经济特点和文化背景有关。流通还与当时的社会地位、文化传统等因素密切相关。晋代社会比较分裂,南北各自独立,北方比较发达,南方则以文化为主导。

因此,北方货币流通比较繁荣,南方则以礼品交换为主。晋朝货币的流通特点也反映了当时地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文化差异的现实情况。

到了晋朝后期,因为战乱和政治动荡,钱币铸造的规格和质量开始出现大量不规范和劣质的情况。

据传,在一次战争中,有一个将领为了募集军费,就私自铸造了一批铜钱,但是铸造得非常粗糙,每枚铜钱的重量和规格都不同,最终导致了当地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

袁军拿出了几枚各种铜币,放在了桌案之上,一枚代表的是朝廷,然后取了一枚代表是官吏,再取一枚代表商人,最后拿了一枚代表百姓。

汉代最简单的货币流通的模式。

朝廷铸钱,发给官吏,官吏用钱找商人采购物品,商人去向农民或是手工业小生产者购买,然后通过缴纳赋税又回到了朝廷手中。

然而,在这个小小的循环当中,太多的因素都会让这个模式崩溃……

金属货币并不能保证避免通货膨胀,相反这个玩意因为古代的流通模式的过于简单,更容易因为某项举动而导致雪崩式的严重后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