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松赞干布去世引变 公主皇帝纷争暗起67(1 / 2)

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去世的消息传到了长安城,这让所有人都大感意外。

毕竟就在去年太宗皇帝驾崩的时候,松赞干布还派遣使者不远千里来长安城昭陵为太宗皇帝敬献了金银珠宝等供礼,作为回礼李治也在上位之后册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并且根据松赞干布的画像雕刻石像,陈列在昭陵的玄阙之下,当时大家都知道松赞干布可谓是年轻有为,可是怎么仅仅一年之后就会传来逝世的消息呢?

但是不管李治和长孙无忌等人怎么怀疑,现实就是年仅三十四岁的松赞干布在永徽元年英年早逝,距离太宗皇帝驾崩不到一年的时间,曾经三王并立的高句丽,大唐,吐蕃,只有高句丽的渊盖苏文活着。

松赞干布作为吐蕃王朝第三十三任赞普,实际上是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作为一位明主在位近二十年时间,对内平定吐蕃内乱,统一吐蕃,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的统治,对外扩张领土,加强吐蕃大唐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城学习文化,模仿中原的管理制度,把吐蕃的国力带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有《吐蕃敦煌历史文书》评价:举凡吐蕃之一切纯良风俗,贤明政事,均为松赞王(松赞干布)之时出现也。

现在根据吐蕃使者送来的国书,松赞干布逝世,由于他唯一的儿子共日共赞早亡,所以由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嗣位,大论禄东赞为摄政。

这就引发了大唐朝堂的一定担忧,包括李治和长孙无忌,和吐蕃、征高句丽是李世民还活着的时候为大唐制定的策略,这也是一定程度上的远交近攻,这是根据大唐眼下的国力制定的策略,李治和长孙无忌深以为然。

话说人在人情在,之前李世民和松赞干布两人还活着的时候,大唐和吐蕃也算是有和亲的情意。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时年16岁的文成公主和亲当时25岁的松赞干布,为唐蕃赢得了和平的相处,吐蕃以子侄之礼侍大唐皇帝,就算李世民去年驾崩后松赞干布还是以臣子之礼送来供礼,也表明了两国之间继续保持和平的意愿,但是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凉,谁知道吐蕃的继任者对唐蕃未来会是怎样的一种选态度?

此时的大唐群臣本来也不愿意打仗,所以一直以为应该以和为根基,这就是摆在李治面前的第一个难题,所以李治派遣使者前去负责吊唁之事,并且进封松赞干布为賨王,(可以理解为藏王之意)以示其身份的尊贵,这也算是李治的态度,代表大唐认同了松赞干布的地位。

李治面对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吐蕃的继任者,作为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年幼,大论禄东赞摄政,君弱臣壮,只怕王权旁落,结果难以预测,一旦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掌控了吐蕃权力的人会不会继续按照松赞干布的旧例行事?李治听朝臣说到这里的时候,突兀的想起了自己,隐秘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李治不知道他这样算不算君弱臣壮?

但这一切只能等到吊唁的使者回来之后才能对症下药,李治现在能做的只是静待。

李治以为自己的麻烦仅此而已,结果没想到下朝之后他才回到紫宸殿又有麻烦找上门,同样知道松赞干布去世这个消息的高阳公主兴冲冲的过来找到李治。

李治一脸懵的看着高阳公主,他不知道高阳怎么会对这件事感兴趣。

高阳公主道:“皇上,我听说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逝世了。”

李治虽然好奇,但还是回复道:“是这样的,吐蕃使者刚刚送来的国书说了这件事,不知皇姐可是有何事?”

高阳公主犹豫一下道:“既然真的是这样,那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李治道:“有什么话皇姐请说。”

高阳公主道:“皇上,你还记得文成公主吗?”

李治略微思索道:“朕还记得,那应该是贞观十五年的事了,吐蕃请求大唐和亲,当时父皇安排了文成公主和亲吐蕃,朕那时虽然只有十三岁,但对于文成姐姐还是很敬佩的。”

高阳公主继续道:“皇上也应该知道那时候在崇文馆里文成是我唯一的朋友吧。”

李治道:“是,那时候文成姐姐是皇姐最好的朋友。”

高阳公主继续道:“当时父皇希望文成去做和亲之事,我曾经劝解文成不要去,但她说这是身为皇家之女义不容辞的事,为了大唐和吐蕃的和平,她愿意前往吐蕃的蛮荒之地,事实证明她做到了,现在吐蕃赞普去世,我认为文成也算是完成了她的使命,所以我希望皇上能够把文成接回来,皇上你看可以吗?”

李治没想到高阳公主居然是这样的想法,一时间也是愣住了,和亲公主在和亲君王死后归国也是有先例的,高阳公主的提议是合乎情理的。

但想了一会儿李治觉得这是涉及大唐和吐蕃之间的事,自己不能擅自决定这件事,所以告诉高阳会在朝议上和众臣商量一下,高阳也知道这件事事关重大,所以也理解李治的想法,好在她也为这件事已经提前做了准备,不然不会突然来找李治的,高阳虽然霸道,但不是傻子,不会做无准备之战。

在第二天的朝议大殿李治提出了这件事:现在松赞干布逝世,和亲的文成公主是否可以功成身退?

李治的话音刚落下,江夏王李道宗就出来表示同意,他是文成公主的父亲,自然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回到大唐。

接着荆王李元景也站出来表示对这件事的支持,李元景和李道宗从辈分上来说都是李世民的同辈宗亲,就算是李治的叔伯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