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世家阴谋诡计得逞 晋王如意直面危情28(1 / 2)

晋王李治在给太子的书信寄出之后就开始安排眼下的救灾工作,说是安排其实因为并不了解实际的情况,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做出具体安排,只是听县臣对灾情的提告,然后县臣就会给出自己的建议,李治只是对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县臣就会做出解释,开始的时候县臣还有些拘谨,一来是没有接触过类似晋王这样的高位的人,二来以为晋王是在考较他,后来经过几天的相处县臣才知道晋王并没有太多的心思,就是单纯的不懂,并且好学,才会对他提出疑问,明白以后县臣对于晋王提出的疑问都会尽心竭力的,事无巨细的讲清楚,这样帮助晋王很快的就了解了百姓的情况,受益良多,跟着记录的如意也一起学到了很多。

在等待一段时间以后,晋王等到了支援的粮食,晋王和县臣都是暂时的松了一口气,最起码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县臣决定酌情设立粥棚来救济食不果腹的百姓,但以免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县臣每天还是会安排得力人手到山里打猎采集食物,好在灾情救济工作都已经踏上正规。

只是这样的稳定并没有保持很长的时间,开始的时候只是来粥棚吃救济的灾民微微的增加,县臣和晋王略微的有些疑惑,但是负责打猎的人带回了不好的消息:外边还有更多的灾民往这里走来。

这是怎么回事?有更多的人向这里走来?县臣一边让人出去打探消息,一边就要到远处查探虚实,晋王赶紧让县臣一起骑马过去,于是几人就赶紧骑马跑向猎手说的地方,李治跟着县臣,如意跟着李治。

三人出了城跑了很远的地方,看见了猎手说的人,很多人,拖家带口,面黄肌瘦的灾民,都在向这里走来。

大家面色沉重的回到县衙,这时外出打探消息的人也已经回来,说是在灾民里有传言,来到这里可以吃上饭,这里有粮食,所以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灾民向这里走来。县臣和晋王不知道这样的留言是从何而来,但现在这都不重要了,眼下粮食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不然灾民来了没有吃的还是会饿死的,于是晋王又是赶紧修书一封送到了并州太子手里。

信里李治详细的描写了灾民的情况以及灾民的动向,并且着重写了灾民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需要粮食支援,太子把信给李绩看,要了一些粮食给晋王送过去救急,现在太子很觉得自己留在这里是个英明的决定,坐镇这里统筹安排,太子已经忘了自己留下来是齐王李佑的劝解和自己的害怕了,然后太子结合晋王的书信和自己的想法写了书信送往都城皇帝的手里汇报情况,证明自己是在好好做事。

太子的书信传到皇帝的手里,皇帝看了太子书信中的所作所为颇为条理,还是比较欣慰的,感觉这次太子出去还是有收获的。

晋王李治在收到太子送来的粮食以后并没有变得轻松,以为最近灾民在成倍的来到这里,四面八方都有灾民向这里走来,都是听到流言以后来这里求生存的,很多人都是拖儿带女,携幼扶老,县臣看到这样的情况不得不开始控制粥棚救济的粮食,只希望可以撑过更长的时间,城外已经有了很多灾民的聚集点,并且还在增加中,李治和县臣看的愁眉不展,但是二人并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再去要粮食,不然恐怕会引发民怨,那样的话更加危险,所以加强了灾民里面流言的探听,以防发什么不测之变。

过了一段时间,灾民越来越多,晋王和县臣已经有了难以承受的感觉,真的有一段流言在灾民中间开始传播,说是因为皇帝无德,四处打仗,不惜民力,不惜国帑,所以上天才会降下蝗灾以示惩戒,听到这样的流言蜚语县臣和晋王是真的惊恐了,这是有人在蓄意煽动民意?想要挑起民变?之前有人散布谣言让灾民来这里聚集应该也是一个阴谋,就是想要足够多的百姓聚到一块,他们早就该想到会有这样的意外的,可是现在怎么办?只能把民变的苗头消弭在萌芽状态,不然后面的事情只怕难以控制,不可预料,事情一直在按照有心人的阴谋进行。

于是晋王想要召集几人商量对策,可是这里哪有人手给他出谋划策,再说了这件事也不是可以让其他人知道的,还是小心为妙,到最后就是晋王,县臣,如意,狄仁杰四人商量,可是几人也并没商量出结果,因为他们的眼界并不能看到这些事是世家在背后操弄,局限于掌握信息的不完全,几人都不能确定这件事真的是一个阴谋,还是自己多虑了,很可能所谓的民变只是自己因为害怕发生所以臆想的危险?再说了,就算有一些流言蜚语也不能直接认定有人蓄意挑起民变啊,民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现在灾情四起,危机暗伏,一旦真有民变,然后传播出去,这很可能引发其他地方的混乱,那为了防止民变发生,皇帝必定会派兵预防这样的危机,哪里有灾情哪里就需要派兵,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更需要粮草无数来支持,所以晋王李治和县臣都不敢做出这样的认定,万一是自己杞人忧天做出了错误的分析,误导了皇帝的想法,并且因为派兵引发了百姓恐慌,反而引发了民变,那可真就是弄巧成拙,死不足惜了,所以几人决定在观察一段时间,却不知道自己丧失了最好的机会,后面给自己找了很多麻烦。

眼下且不说聚集的灾民是不是一个阴谋,但至少是一个危险和麻烦,就算没有发生民变,灾情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灾民是需要每天吃喝的,不用想太远,这是现在摆在李治和县臣眼前的难题,不然就算没有民变,自己这么多人也会饿死,这么一看,之前的确是多虑了。

为此几人还是决定解决眼前粮食的问题,首先肯定是需要晋王李治向太子求援,毕竟名义上还是太子在巡视灾情,李治赶紧又给太子修书一封,着重提了现在依旧有很多的灾民向李治这里走来,粮食不够了,因为不确定就没敢提民变的猜测,只是提了一些流言蜚语在传播,顺便询问太子的看法,信使狄仁杰快马而去。

太子收到书信后,又是跟李佑和李绩一起商量,李佑是庆幸自己没有跟着过去,不然这些危险和难题也会摆在自己面前了,至于流言这件事,几个人并没有实地了解情况,只是单凭想象,更加不敢给出结论了,再说了,哪一次的灾情都不会缺少谣言,几人并没有放在心上,太子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如果有万一呢?如果真的是民变呢?想到这里太子也是冷汗直流,万事就怕万一,想到这里太子就想给自己的父皇写信说一说这件事,只是转念一想,万一是误判呢?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吗?可是万一又真的是民变呢?自己没有上报父皇也是有责任的,毕竟自己这次是负责巡视灾情的主官,这么大的情况没有发现,那不就是失职吗?思来想去太子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把晋王的书信原封不动的送到父皇手中,让父皇自己做出判断,不出问题最好,自己顺利结束巡视,那一旦出了问题,书信是晋王李治写的,决定是父皇做出来的,自己也可以顺了脱身,想到这里太子一阵轻松,便安排人手把晋王的书信送往长安城。

书信传到了长安城,还是紫宸殿,还是皇帝,魏征,长孙无忌,皇帝还是拍着手中一沓书信,李绩说的没错,哪一次的灾情都不会缺少谣言,现在皇帝手中的一沓书信都是上报各地灾情的谣言的,晋王李治的书信只是其中一封。

皇帝拍着书信慢慢的道:“还是遍地谣言,还是老一套,他们的手段还是一如既往的老套啊。”

魏征思考一下道:“越简单的方法越是好方法,只是简单的散布谣言就可以达到目的,这对于世家以及那些想要火中取栗的人就是一本万利。”

长孙无忌也是附和道:“不错,古人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世家什么都不用付出,只是散布一些谣言,造成民怨沸腾,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伤害,因为这就是民心所在,只是可惜百姓并不能分辨谣言。”

魏征道:“这就是科举的作用,让更多的百姓能够识文断字、明白事理,那就可以分辨谣言,不用再被包藏祸心之人蛊惑。”

大家都明白这样的道理,但这并不能解决眼前的难题,百姓因为灾情饿着肚子是实情,或许被有心之人挑唆,但这遍地的谣言,又该怎么处理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跟谣言抢时间,在谣言成为现实之前尽可能的处理好灾情,那就是粮食,粮食,粮食,这也是世家选择这时候发难的原因,过去几年蝗灾时有发生,世家的谣言从不缺席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那就是皇帝有足够的的能力解决灾情,这一次的机会不一样,东西皆有犯边之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也是两个吃粮食的大户,现在就看皇帝的粮库能不能扛得住了,扛不住就必须去请世家的粮库帮忙了,到时候世家就会取回之前被皇帝夺走的东西,甚至不是用粮食平等的交换,而是像过去几百年一样,把皇帝拉进世家力量编织的笼子里,重新回到皇帝和世家共理天下的传统,不然的话,就是民变四起,皇帝罪己!隋炀帝的历史重演!这才是世家暗藏的杀机,也是世家的优势,于无声处不露痕迹的给皇帝埋钉子。

皇帝向魏征询问道:“爱卿的安排怎么样了?”

魏征知道皇帝想问什么,于是回答道:“侯君集将军和李道宗将军的粮食都已安排妥当,救济蝗灾的粮食也已经准备好,就看哪里需要救济哪里了。”

皇帝点头道:“一场遭遇战,就看谁的手里有更多的对抗意外的底牌了。”

另外一边,还是世家的几位话事人,同样的在商量着这件事,其中一人问道:“事情都安排好了吗?”

另一人道:“放心吧,经过前面几次的失败,我们有了足够的教训,给皇帝安排了足够的意外,这一次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给他玩一个量变引起质变,以点带面,全局开花。”

晋王李治那里,众人还在苦苦想办法,越来越多的灾民逼得他不得不在支援的粮食到来之前想办法节省粮食的用度,不然青黄不接了就是大麻烦了。

只是再好的办法也跟不上情势的变化,粮食是在不断减少的,灾民是在不断增加的,流言逐渐从几十人传到几百人,然后到几千人,甚至更多,恐慌是谣言最好的温床,危机来临的速度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看着逐渐躁动的灾民,晋王李治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局面,心中慌得不知所措,县臣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够治理超出平时十数倍的人数,如意看到这样的情景,虽然也很慌张,但脑子却在不停的转动。

如意想到一些办法,开源节流。

第一步,在灾民中选拔身体强健的人,德高望重的人,一部分配合县臣的猎人一起去山里打猎,一部分维持灾民聚集地点的秩序,一部分帮助建造临时屋舍,这也算是分化了灾民的一部分力量,谨防有人煽动闹事。

第二步,还是晋王求粮,继续写书信到太子手里。

第三步,晋王李治写书信到周边的治所求粮,用太子的身份,因为只靠晋王自己的身份怕是拿不到粮食,现在太子是巡视灾情的主官,只有太子的身份才有把握要到粮食,幸好太子的印信在李治的手里,至少以太子的名义写书信是可以的,这里也正好可以安排带走一部分灾民,进一步分化灾民的力量,并且可以把借粮的风声传出去稳定民心,其实李治擅自使用太子的身份是不合规矩的,是可能被追究责任的,但是眼下没有更好的办法,并且得益于李治的身份,只是简单的一封书信,李治相信自己还是可以承担这个责任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