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来自于淘金者星球的象棋报告(2)288(2 / 2)

关于国际象棋的产生,国际上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2000年以前,印度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国王。自己独断专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国王有个亲信大臣,他想拿“君王不能离开臣民而存在”的道理来劝告国王,但又不敢公开提出自己的意见。他想出了一个暗示的办法:在木制棋盘上,用骨制的棋子组成两支军队进行战斗;每一方面有一个首脑——王,另有车、马、象、兵四个兵种,组合成一个阵容的整体,王是最主要的棋子,王一死,战斗便结束;王同时又是很弱的一环,他只能依靠战友——即别的更有力的棋子保护,这些棋子必须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同心协力来保卫王。棋子里面比王还要弱的,要算是兵了。它一方面往西传到波斯、阿拉伯和欧洲,经过改变,形成现代的国际象棋;另一方面往东传到缅甸、东南亚和中国。</p>

2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才发生了变化。英国着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着《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象棋是中国人的创造。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六博与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他说:“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接着陆续有苏联学者发表文章,批驳印度起源说。1972年南斯拉夫历史学家比吉夫的专着《象棋——宇宙的象征》断定象棋首先出现在公元569年的中国(象戏),然后才逐渐传播开来。</p>

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切列夫考博士在1984年1月号的《苏联棋艺》上发表文章,根据他的研究,国际象棋起源于易经的思想:64格,对应八八、六十四卦,黑白对应阴阳。</p>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专家学者的反驳文章。可以认为,切列夫考博士“国际象棋起源于易经思想”的观点,在世界上已经站住了脚。</p>

大约至少在公元前五千年以前,在中国出现了8x8的线图(甘肃永昌鸳鸯池遗址出土彩陶绘图)。在公元前10世纪以前可以断定已经有了“六博”这种古棋。公元前5世纪六博经过改革而成“塞戏”。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6年在世)曰:“不有博弈者乎”(《论语》)这句话里,博弈即指六博和围棋。史料记载公元6世纪(南北朝后期)北周武帝发明的“象戏”(公元569年)和唐代于地下发现的“百宝象棋”基本相同:8x8盘(64格),立体子,棋子摆在格子上面,也就是现代国际象棋的格局。</p>

至迟于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象戏进入印度(不排除更早一些的“六博、塞戏”和“类象戏”进入印度的可能性),形成了“恰图朗兹”,进入中东形成了“沙特兰兹”。恰图朗兹和沙特兰兹译成中文都是“四色棋”(或“四方棋”)。考古的实物根据是8世纪以后印度才有四色棋的存在。最早的关于“四色棋”的文字记载是公元九世纪的克什米尔史诗《拉特纳卡尔》。“沙特兰兹”后来演变成“波斯象棋”并传入欧洲。大约在15世纪末定型为今天的现代国际象棋。</p>

“印度起源说”产生于英国人,最后也是由英国人来否定“印度起源说”。198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上,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还说是印度或中国,而且重点介绍印度起源说。一上来就已经有了这样一句话:“虽然一些最早形式的国际象棋是在远古的中国被发现”。要让英国学者改变观点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啊。</p>

今天人们探讨国际象棋的起源,是通过传说、假说、考古和逻辑这四种方式,来作出各种各样的结论。假说指明考古论证之方向,传说补充考古逻辑之不足。毕竟国际象棋产生的年代太古老了,像最古老的历史一样,真实的再现要经过极为漫长的过程。不过,从整体方面看,关于起源问题,有两点得到世界的公认:1、国际象棋起源于亚洲,后来传入欧洲。2、最初的规则是掷骰子来决定谁走棋。</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3关于国际象棋起源,还有一种说法是,国际象棋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因为人们今天熟悉的国际象棋是在波斯发展起来的。国际象棋里“战车”一词就源自波斯语</p>

共识</p>

此外,专家学者在起源逻辑上有几点似乎已经达到共识:第一,国际象棋是人造物。本质上是模型。第二,国际象棋是人类思想、意识的物化。本质上是模拟。第三,现代国际象棋是古代棋不断演变的结果。第四,演变的影响来自各个方面(包括各种棋相互之间的影响)。第五,演变的模式是渐变和突变。第六,演变和连续性共存。第七,起源的研究应从国际象棋结构三要素——棋盘、棋子、棋规——入手。第八,对于国际象棋的起源、演变和定型来说,棋盘、棋子、棋规担当不同的角色。第九,棋盘、棋子、棋规这三者未必是同时出现的。第十,没有“最初的发明者”。对此可以这样来解释:在现实世界中,时间是不可逆的。因此,时间可以创造历史,时间也可以消灭历史。从这种逻辑出发,我们永远不可能找到“最初的发明者”。只好无奈地满足于“社会的产物,智慧的结晶。”实际上,从许多方面看,国际象棋更象电影。</p>

除了这三种,在地球上较为流行的棋类运动之外,还有一种比较小众的日本将棋,原本我们是将这种日本将棋排除在外的,但是后来通过研究发现日本将棋和中国的象棋倒也有些溯源,所以最后决定还是将日本将棋的资料全部收集了起来,以供参考。</p>

将棋的始祖是大约五千年以前印度的恰图兰卡或中国象棋。主流观点认为从东南亚传入;一说由唐朝的象棋传去日本,演变而成,在平安时代演变成与平安将棋、平安大将棋。之后平安将棋分支成小将棋、中将棋、大将棋、大大将棋、天竺大将棋、摩诃大大将棋、泰将棋、大局将棋等诸多日本将棋前身,传说再由后奈良天皇改良小将棋,最终在江户初期大桥宗桂去除棋子醉象,确定将棋规则,正式定型了21世纪流行的日本将棋。</p>

21世纪初考古发现,将棋从东南亚传入一说得到了证实。恰图兰卡先后经丝路和东南亚传入中国和日本,分别形成了两种棋种。朝鲜象棋和中国象棋极其神似,日本将棋和恰图兰比较接近,和象棋差异较大。在日本出云挖出了21世纪发现的最古老的将棋,也证明了早期将棋和恰图兰卡以及东南亚的一些象棋棋种很接近,特别是泰国象棋。日本将棋联盟也认可了这一说法。</p>

泰国象棋与平安将棋有四点共同点:一、都是把兵卒提前一横行;二、升级线都提前;三、兵的升级都是将棋子翻面;四、东南亚各国象棋的『象』与将棋的『银将』走法一样。</p>

世界上的4大棋类(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将棋)都与本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将棋所反映的是日本国家的政治制度,棋子也有升变,说明了日本人认为,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步兵,只要努力也能成为耀眼的金将,就算普通人也有成为王侯将相的可能;日本历史上长期相对其他民族独立,领域虽小,小国林立,但都是同一民族,投降敌国、为敌国效命都被视为正常,因此将棋以吃得的对方的子为“持驹“(某些棋的规则是,吃对方一子,能把己方一枚被吃的子放回初始位置)。欧亚大陆广袤,所以国象的车、后、象、马,中象的车、炮,限制极少;日本若不收着步子就冲到海上喂鱼了,所以金将、银将等也是贴身肉搏,子的升变也只是加强贴身肉搏能力,并对香车、桂马也作了限制。</p>

据日本明治间出版的日用百科全书《围棋与将棋》一书所记,日本的将棋是由中国的象戏演变而成。</p>

日本书中提到的中国的象戏即中国象棋。</p>

将棋的走法的确有很多类似国际象棋,但兵与中国象棋相同,即直走直吃。这一点与国际象棋完全不同。</p>

另外,距最新研究表明,日本的将棋很可能是由东南亚传入日本的。因为将棋的定型先于现代象棋(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定型。</p>

其实无论何种象棋,它们很可能原来是同宗,且起源于中国或东南亚一带,早期的棋与现代棋差别很大,但由于各个国家的不同思想意识形态,在流入各个国家时就发生了一些变化,逐渐分支成几种不同的棋类。</p>

以上就是我们在地球上收集到的关于象棋的一些硬性资料,这些资料全部都是有史可查,换句话来说,这些资料只是存在于历史当中的,我们到了地球之后,通过对于象棋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了象棋在整个历史进程当中所处的一种位置,最终我们得出了一种结论,那就是如果想要更好的对象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就必须要了解象棋的起源地,中华民族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这一段在我们眼里寥寥数年的历史当中,和象棋有关系的故事也是层出不穷,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当中得出的结论,以帮助我们增进对于象棋的了解,在这里我们也是精心挑选,截取了几段,希望对于我们淘金者星球下一步的构建象棋复兴计划能够起到极大的作用。</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象棋之桔中二叟</p>

巴邱,一人家的桔圃,收获了一个大桔子,剖开有二老叟相对象戏。一叟曰:“君输我瀛州玉尘九斛,龙编鞍八辆。后曰:“於青城草堂还我耳”选自《搜神记》</p>

象棋之樵者观棋</p>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樵者王质伐木入山.见二童子下棋。与王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觉饥,以新特斧置坐而观,局未终,童子指谓之曰:“汝斧柯烂矣!”</p>

重归故里,已及百岁.无复当时之人。选自《述异记》</p>

象棋之弈秋诲棋</p>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如之矣。夫弈之为数,乃数之至小者也,然弈者不专其心之所主,致其志之所向,则不得其数之精矣。选自《孟子》</p>

象棋之帝云杀却</p>

梁武帝召一高僧入宫,僧至.适帝与某大臣弈棋,帝忽云,“杀却!”左右误为命杀高僧,遂牵出,临刑问曰:“师道德既高,何为至是”?僧曰:“帝前身为蚓,老僧锄地,误断其头,故有此报”。选自《广博物志》</p>

象棋之都忘其恚</p>

李衲性躁急,醋尚弈棋,每下子安详,极为宽缓,有时躁怒,家人密以棋具陈於前.讷见便欣然改变,取子布算.都忘其恚。选自《南部新书》</p>

象棋之共夺一子</p>

景城,真武祠未圮时,中有一道士,酷嗜象棋,人以棋道士呼之.其本姓名乃转隐,一日.几上置一局,止三十一子,其人亦不知去向.忽闻窗外喘息声,审视之,乃二人四手相帛共夺一子,力竭声嘶.尚未肯让也。选自《阅微堂草记》</p>

象棋之棋由我胜</p>

某道士棋甚劣,尤是好胜,终日喁喁不休,人欲求去,终强为留住,果有人在旁为对局者说棋.便尔发帑.并诅其速死。一日有少年偶误一着,道士幸胜,步年坚欲悔改,喧争不许,少年痛加斗击.道士亦笑而受之.曰:“击由汝击.棋由我胜。”亦趣谈也。</p>

象棋之还不叉士</p>

两人对弈,旁观者教不绝口.其人大怒,挥拳击之,其人痛极却步,右手摩脸.左手犹遥指曰:“还不叉士”。此种情景,历历如绘,奚怪乎棋子掷碎.与夫棋盘掀翻者矣。</p>

象棋之观音雅号</p>

客有嗜弈而常败者.每与人弈.率行妄应.每致全师丧尽而合已.人以观音雅号赐之.或问其故,始悉为观音送子之歌后也,精座称快不已。</p>

象棋之彼不肯和</p>

某氏喜弈而不甚精,但平生最忌言输,或同其昨夜着棋之胜负,答曰:“昨夜我连弈三局完全无输,第一局我不胜,第二局彼又不输,第三局弈至残局,我请其作和.但彼不肯。</p>

象棋之余系误听</p>

某拳术家尝游山寺.忽闻禅房内有吵闹声,侧耳听之,一人历声喝曰:“你须打定主意.不能后悔,看我手段,方知我之利害”另一人亦恶声报日:“你休妄夸口.我此回不杀你.誓不为人”言讫,木器声乱响起来。拳术家大惊.以为仇人见面.必有性命之虑.拆难解纷之气顿起.急纵身踢开房门,走入房中,定晴一看,原来房中有二人据於桌上行棋.只得陪笑退出,日.“请原谅.系误听矣”</p>

象棋之哭象棋诗</p>

王守仁,明代哲学家、教育家,浙江余姚人。有一次,因他贪下象棋,忘了回家吃饭。他母亲一气之下,将象棋扔到河里,看到随水漂流的象棋,仁抚首顿足.哭之以诗:</p>

象棋在手乐悠悠,苦被严母一旦丢。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p>

马行千里随渡去.士入三川遥浪流。炮声一响天地震,象若心头为人揪。</p>

十三、象棋之顾尔协得谱棋艺猛进</p>

清朝道光年间,山东潍县有一位象棋爱好者名叫顾尔协.听说崂山迟道人棋艺高超,决定上山寻访对弃.结果六战六负,便再三拜道人为师求教,道人从怀中拿出一卷《自出洞来无敌手》,顾得此秘谱后如获至宝,悉心钻研,棋艺猛进,附近一带未遇敌手.名噪一时。</p>

象棋之赵匡胤下棋输华山</p>

相传五代十国末期,有一位得道高人名叫陈抟(音团).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后赐名希夷先生.隐居华山修遭,善奕。赵匡胤未黄袍加身成为宋太祖时.曾同结义兄弟郑子明路经华山,天晚人饥,借宿于陈抟处。翌日,陈抟约赵下棋。赵问:以何为注?陈答:洱胜.以千两黄金相赠。汝负,叉以何物为注?赵戏指华山为注。首局陈抟以单车无士象逼和赵之车马炮,(在残谱中编码0)。次局又以单马胜赵之马炮五卒士象全,(在全谱中)。赵只好写下输山字据。赵匡胤称帝后,陈抟以祝贺为名进京索注.赵将华山给陈抟。此后华山一带免去赋税,人民都称颂陈抟,现在,华山还有遗迹赌棋亭。</p>

象棋之文天祥与象棋</p>

文天样,南宋末民族英雄。抗元失败后被俘,囚大都(现北京)。元世祖一方面许以高官厚撩.一面威逼虐待,始终不以为动。最后被害于大都柴市口。他不仅是南宋末年着名的诗人词人.同时还是个杰出的象棋高手。文天祥自幼谙习水性、常在赣江中南昌水为乐时与象棋高手周子善以水为枰.以口行棋,一争雌雄。象棋虽然创始于战国之际.但直到北宋才正式定型。能“盲目”下棋者甚少.而文天祥却一面戏水,一面盲目弈战,从容之态可见一斑,说明他棋艺造诣颇深。南宋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囚于大都(北京)。他在狱中写下名垂千古的《正气歌》,还刨拟象棋残局《玉层金鼎》、《单绮觅虏》等残局四十局以**.1279年文天祥慷慨就义前,他的棋具、棋图均被收多所散失。</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象棋之楚河汉界今何在</p>

我们在下中国象棋时,常见棋盘上写着:“楚河汉界”4个大字,因为中国象棋本来就是模拟历史上“楚汉相争”的故事而设计的娱乐工具。那么,“楚河汉界”现在究竟在何处呢?据史记戴,历史上的楚河汉界.并不是在今日的湖北(楚地)与陕西(汉中),而是在古代豫卅(今属河南省)的荥阳、成皋一带,它的地势是北临黄河,西靠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史的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04年,刘邦与项羽在此兵刃相交.翌年,刘邦(汉)凭着后方粮草供给充足,大举进攻击顶羽(楚),迫使项羽不得已提出“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之说,如今在荥刚东北处的广武山上.还残留着两座遥递相对的古城遗址(相传是后重新修建的),西面的一座叫汉王城.东边的“一座叫霸王城(即西楚霸王).而两城之间.一条约300米宽的大坑沟,便是“楚河汉界”。</p>

“楚河汉界”指的是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的鸿沟。沟口宽约800米,深达200米,是古代的一处军事要地。西汉初年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仅在荥阳一带就爆发了“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因种种原因项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便成了楚汉的边界。</p>

对于这些故事,我们一直都处于一种一知半解的状态,我们也是后来才发现,想要读懂这些故事,就必须要对整个世界的历史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很显然我们现在是做不到这一点的。</p>

除了对于象棋的起源以及象棋的故事,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之外,我们还惊奇的发现,象棋除了两人对决之外,还有很多的派别,其中最让我们感兴趣也觉得最为深奥的就是象棋的残局。</p>

象棋残局统称的是残棋,大概的意思就是象棋爱好者们根据在对局过程当中出现的经典画面而进行艺术性加工之后,所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象棋局面,因为通过艺术性加工之后,残棋的局面已经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所以深受大众的喜欢。</p>

象棋残局,一般分为实用残局和江湖残局两种。实用残局可以在下棋时知道何种情况下可以简化局势进入例胜或例和或继续维持复杂局面,无论是例胜、例和、或维持复杂局面都需要掌握残局技巧,否则和棋和不了、赢棋赢不下、胡乱兑子造成败局!江湖残局对思念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对中局会有很大的帮助,对开局转中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基础残局棋谱《适情雅趣》收录550局精妙残局。精读一遍,可提高一马的棋力。《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戏谱》、《心武残编》、与《渊深海阔象棋谱》都有诸多古谱记载。</p>

四大残局</p>

《七星聚会》、《野马操田》、《蚯蚓降龙》、《千里独行》号称古谱的四大名局,载于《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戏谱》、《心武残编》、与《渊深海阔象棋谱》等诸多象棋古谱中。</p>

这四局残局着法深奥、变化繁复。既是最典型的江湖排局,又是学习棋艺的经典资料,对于提高象棋实战水平,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p>

七星聚会为《百局象棋谱》的首篇,俗称“七星棋”。因双方各有七子,故名“七星聚会”,又名七星拱斗、七星同庆、七星曜影等。其棋势为:经过十多回合的“序战”之后,成为大斗车兵的实用残局,因先走一方有易胜的假象,往往使人误以为起着即可成杀局而坠入圈套。这一着名排局长期在民间流行,并有多种变着。其着法之细堪为古局之冠。素有“残局之王”的称谓。</p>

蚯蚓降龙:因双车虽矫若强龙,但始终为两卒所牵制故名,全谱变化着法复杂繁多,攻守相应,寓机巧于停着,闲着之中,共有三十三类变化,正变结局为和局。</p>

野马操田:“野马操田”局,亦名“野马躁田”、“大车马”、“管鲍分马”,简称“野马”。“野马操田”的主题是车马斗车卒,因其着法深奥,变化多端,而且一开始就有红方双车单马可以连杀的假象,所以江湖排局艺人都乐于摆设这局棋。</p>

千里独行古棋谱排局,四大名局之一,结尾棋势是一车大战三兵。</p>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象棋可以分为全棋和残棋,残棋一般都有自己的套路,您只要严格按照我们的方法练习,熟练掌握每步棋的步骤,变招。这类风格独特构思精巧的江湖象棋残局大都以和局为主。</p>

江湖残局破解又称民间排局,源于民间,多是民间艺人的杰作,其作品有的出自古代象棋棋谱,有的源于流传民间的手抄象棋棋谱;有的是以古代象棋棋谱为蓝本,加以整理,凝炼精心改排而成。其特点是:布局结构新颖简练,给人一种随手照将即可获胜的假象,颇为诱人。实则棋路变化无穷,曲折深奥,巧设陷阱,引人入彀。</p>

………(未完待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