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物理、化学也得学34(1 / 2)

技工学院,便是徐长安与朱棣商议之后推出的第一个试点。

虽然没提出科举的概念,但性质差不多,凡在学院入读且表现突出者,经过考核,便有机会吃皇粮。

就算没有通过考核,也会安排相应的工位,待遇从优。

告示一张贴出来,不仅仅引起了北平府的轰动,包括周边的通州、密云等县,甚至还有消息灵通者从山西赶过来报名。

如此踊跃的场面,倒有些出乎了徐长安的预料。

经初步统计,首批报名者已多达一千五百多人,估计还有人正在奔赴北平的路途中。

其中,大多数为各行各业的工匠,也有一部分读书人,甚至还有几个秀才。

一提起秀才,后世很多人就会想到两个字:穷酸。

小说、影视中,还有不少秀才因饥寒交迫而死。

这纯属扯淡。

能考上秀才的,哪一个是傻子?

北方偏远地区,有可能一个乡里才有那么一个两个秀才,甚至一个都没有。

秀才好歹也是个功名,不仅享受免赋税、免徭役的福利,生活中也有一些特权,比如不小心犯了事,上了县衙公堂也不用跪,不用受刑。

除非剥夺了功名。

但凡家里有几亩地,便能衣食无忧。

退一万步讲,就算家里没有田地,也会有亲属或乡民主动找上门来,将一部分田地挂靠到秀才名下。

住在城里的秀才,可以卖字画,当教书先生,或是替官府、大户人家、店铺写文书、记账、算账什么的,好歹也能混个温饱。

总之,一个秀才的生活,远比普通百姓过得好。

遇上一些有潜力的,说不定还有大户人家全力资助,一旦高中做了官,那些大户人家自然也就有了靠山。

言归正传。

经过一轮筛选、初试、复试、面试,最终,有三百余人成为技工学院的第一批学生。

入读期间,食宿全免。

这,也是众多人踊跃报名的原因之一。

不过,那些通过了初试与复试者,也并非就此失去机会。

他们大多安排到了各工坊,只要表现好,肯用功学习,以后还是有机会去技工学院深造。

最辛苦的,莫过于徐长安。

因为技工学院的教材有不少是他提供的,就算有现成的抄,总得抄写、整理、汇编,由浅入深,那也是很费脑子的。

技工学院不学四书五经,教学内容分为几个方向,除了基本的数术、机械、冾炼之类,还多了两个新鲜内容:物理、化学。

当然,也少不了“123456789”数字的运用之法,相比传统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确要简单一些。

其实,物理、化学只是字眼新鲜,其内容与原理其实自古便有之。

比如力学,春秋时代的墨子早就开始研究了,只是名字起的不一样而已。

还有化学,古代炼丹方士便是最早的一批研究者。

除了传统的草木丹,也有一些方士剑走偏锋,利用一些天然矿石、贵重金属或类似原材料炼丹。

比如黄金、朱砂、石英、汞、雄黄……等等之类。

火药的发明,便是源自于炼丹的附加物。 还有琉璃,也是在炼丹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结晶体,经过长年的摸索,最终炼出了精美的琉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