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Tell-Tale(二十一)435(2 / 2)

  10月8日,乔琳飞抵了纽约。几乎没空休息,她第二天就得出席《热泪伤痕》在纽约电影节上的国内首映。首映后又是一轮媒体采访马拉松,这让她在纽约多待了一天。

  随后10日晚上她就乘飞机飞回了洛杉矶,因为11日他们在洛杉矶还有一场首映礼。等应付完洛杉矶的媒体后,她基本上已经处在累得想昏迷的状态了。

  在此期间,各类美国媒体的影评也正式出炉了,评论上总体是有利的。《时代》杂志夸奖乔琳成功利用导演的引导形式合理调整了整部电影的叙事节奏,“帮助演员从喧嚣中发掘出了一些简单且真实的东西”。

  《综艺》杂志同样表扬了乔琳的叙事节奏,称赞她“巧妙地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切换,设法建立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情绪和节奏”,但他们也批评了她的新作品“缺乏惊悚片的核心惊悚特质,很难让人从座位上跳起来”。

  《华盛顿邮报》显然不会赞同《综艺》的评价,他们认为乔琳赋予了这部电影更深刻的维度,恐怖但不失真实,强调合理性而不是公式化的愚蠢情节,将人物角色的塑造放在了首位,微妙但是精细。

  罗杰·艾伯特在《芝加哥太阳报》上的评价同样肯定了乔琳的叙事节奏,他认为在闪回和回忆中讲述故事显然会让故事情节脱离轨道,但是乔琳成功地避免了这个问题,故事正流畅地流动着。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更关注演员的表现,认为“凯西·贝茨提供了自从《惊情十日》以来最扣人心弦的表演”,批评乔琳总是使用“过于漫无边际”的画面构图,从而削弱了整个故事的情绪。

  《纽约时报》也把夸奖点完全放在了凯西·贝茨的表演上。他们对乔琳导演技巧的评价非常简洁——“高效”。这几乎让乔琳有点搞不清楚这到底是肯定,还是一种居高临下式的轻蔑,但从整篇影评的语调来看,她应该是受到了肯定。

  当然,不是所有影评都这么友善。《帝国》杂志直接称乔琳的作品是“电视电影的陈词滥调,只是平均水平”。而《洛杉矶时报》则毫不客气地攻击她的执导削弱了女主角凯西·贝茨的表演。《纽约客》也认为故事的节奏太过平均,整个剧情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很难让人惊讶。但他们也承认,史蒂芬·金的原著被很多人认为几乎无法拍成电影,而乔琳交出的答案已经远在及格线之上了。

  总体上乔琳能感觉得出来,威尼斯电影节颁给她的金奥塞拉奖着实拉高了影评人的期待,他们大多数都认为她的作品并不差,但没有惊艳到极致。对电影宣传而言,这些评价已经不算消极了。

  唯一让乔琳失望的是,这些影评人居然没有对电影的配乐加以重视!如果说这部电影有谁值得一个奥斯卡提名的话,乔琳一定会说是女主演凯西·贝茨和配乐丹尼·埃尔夫曼,后者所做的工作太棒了,以至于她一听到成品就放弃了自己写配乐!

  10月13日,《热泪伤痕》正式在全美1406家剧院上映。乔琳继续按照公关团队的要求疯狂活跃在各种采访上,希望能推动电影票房。

  事实证明,乔琳的努力也不算白费。尽管不确定她的宣传到底对电影有多少促进作用,但是《热泪伤痕》的首周末票房是1377万美元,在同期上映的《阿波罗13号》《不计代价》《七宗罪》《红字》《末世纪暴潮》等片子里排到了周末票房榜的第3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