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经济情况71(1 / 2)

自从2020年初开始,今年已经时第五个年头了,前三年时自己主动实施管控,后两年的破坏性更大,外部环境更趋恶劣,全面脱钩、制裁、局部战争、加息等;房地产过度管控、教培双减造成的后遗症是,内部消费萎靡,内循环不畅,产能过剩,失业率高企,各行业普遍萧条。

一、当下面临严重的通缩

官方说中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一切在疫情后逐步复苏,但实际情况是债务重压。社会上虽然资金充裕,但政府、企业和民众都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虽然社会不缺资金,但很多人资本充足,却不愿意投资或消费,只是存着资金,以备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地方债和城投债的长期压力,使得政府负担沉重。

企业经历了三年疫情考验,经营负担极大,而民众则因为房贷、信用卡债务等每月都要偿还大量收入。工业企业的利润大幅下滑,在各类企业中,民企的利润降幅最大,超过均值。民企主要是提供民众生活消费品的,而国企大多为垄断行业或装备制造企业。

民企利润大幅下降,反映了内需严重下滑,内需下滑的出发点是疫情,但非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居民债务比例过高,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已经超过60%,国际清算银行估算中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甚至达到了70%。

在过去40年里,我国经济遇到困难时,往往是通过向企业提供贷款来缓解,而过去几十年大不相同。今年的问题是百姓手里没钱,传统的解决措施已经失效。如果依旧通过刺激就业和发放贷款来振兴经济,这一策略显然不会有明显作用。去年发放28万亿贷款,但gdp仅增长了7万亿,大部分贷款根本没有流入消费领域。

大量修建的房子和生产商品,最终销售出去的只是少数。如果没有疫情,居民的消费降级或许和减少支出可能会延后几年才会出现。然而,正是因为疫情的爆发,这种情况被提前引发,债务危机也随之提前暴露。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主要可以分为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部分。投资又分为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政府投资中很大一部分是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投资主要表现为扩建和房地产买地。

过去二十年,出口有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升级,从最初的低端工业制品和服装转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中高端产品。因美国加息,出口增速难以大幅提高,而地方债的增加,导致基建投资增速放缓。

消费,尤其是房地产消费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基本消费品甚至陷入通缩局面。这三大领域全部受阻,前景黯淡,至少中期看如此。问题的源头是全球高负债,可能引发经济衰退。这次危机与几十年来遇到的情况截然不同,以往的问题更多是由于生产力不足或外贸引发的经济困境。

本次通缩是典型的由房地产和过高的房贷引发的问题,与日本九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1925年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以及2008年的次贷危机有着相似之处,国外有着上百年的历史经验可供参考,但我国依然有可能步入类似的困境。人类历史表明,面对利益时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己是特殊的,但事实是没有谁真正特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