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准假159(1 / 2)

不过,这两个人原本就有职务——特别是张希文管辖的大理寺,此时还监押着十几名昨晚大闹都城的贼人没有审问。贸然让他们接人陈廷远手中的职务,还是太草率了些。</p>

因此,面对陈廷远的回答,李承乾只是摇头。</p>

“诶,老爱卿此言差矣。他二人虽然算得上是青年才俊,但朕以为还不足以接手国家大事。况且他二人本就是朕殿试时破格提拔上来的,半年来多有封赏,若是再行提拔,只怕有偏爱之嫌。爱卿还是举荐旁人吧。”</p>

杨荣和张希文此时就在群臣的队列之中,李承乾的话自然也听的清清楚楚。</p>

张希文对此倒没什么反应——皇上的话并无半点差错,自己不够格,也确实没有这个能力。就算老国公执意卸任,自己也断然不会履职。</p>

毕竟,晋国公现在手中握着的职务,不论哪个都是关系国运的重任,若是干砸了,非但坏了自己的名声,恐怕连脖子上的这颗肉球都要搬家。</p>

杨荣则为此感到不平——前者皇上南下,自己被晋国公点名留在身边,两个月来处理过不少事情,都堪称完美。</p>

在他看来,国公这是有意试探自己是不是够格成就大事,没准还有意培养自己成为下一任接班人。</p>

而如今,接班的时机已到,皇上偏偏在这个时候不解风情,执意不从,实在令人费解。</p>

当然,他不能出面为自己辩解,只得在一旁暗自愤愤。</p>

陈廷远明白皇上的意思,今天除非将年轻的自己搬来,否则自己是非留在这里不可了。</p>

但自从朝中的几大权臣倒台,其党羽也都四散躲藏,有的同王慕远等人关系密切,见势不好,干脆抛家弃业,趁乱潜逃;有的见风使舵,主动倒戈,干脆将自己任上的“坏账”全都推诿到这些逃犯的身上;有的不及脱身,便被带走审讯。</p>

一时间,朝中许多职位都出现了空虚,陈廷远不得不暂时令朝中有能力的官员兼任多职——杨荣前者帮助其处理的,便是此事。</p>

这种情况下,光是找出杨荣和张希文两个人来是实属不易,再找一个与自己能力相当者,岂不是天方夜谭?</p>

无奈之下,陈廷远只得转移话题。</p>

“陛下,王慕远昨晚暴毙于碧霞宫,此事臣也有所耳闻,此贼罪行,罄竹难书,即使不查,也可断定其死有余辜。然斩草须除根,此人随时,其党羽犹在,还望我主即早下令,追查其余党才是。”</p>

李承乾微微点头,向张希文投去眼神,张希文心领神会,轻轻点了点头。</p>

陈廷远继续说道。</p>

“如此一来,朝中的许多职位必然空虚,前者殿试,我主命天下举子应试,且只取中三人入朝。”</p>

“臣建议再开一场科举,由全国的地方官员应试,试题便是最近三年内的政绩,到任不满三年者,由其上司所述和当地百姓所评为依据进行判别。”</p>

“最终,取其中十名入都城为官,填补相应空缺。这些人本就有为官之经验,无需摸索,自有先师。不必担心难以胜任其职,然官场之中,舞弊之事较科场更加难免,故需要层层检察,耗费人力,但不知我主意下如何。”</p>

李承乾闻言,下意识抬头,再次环顾四周,这才发现果然如陈廷远所言,今日上朝者相比于前者,确实少了一些。但只是沉吟半晌,没有回答。</p>

朝中人手不够,此事他自然也知道。陈廷远这个办法倒是新颖。</p>

只是……</p>

还是那句话,柳大仙说过,大衍,要完了。</p>

李承乾突然生出一种拿着剧本演戏的感觉——他知道故事的走向,也看到了故事的结局。</p>

而从知道结果的那一刻起,他的心情便一直停留在了那一瞬间,难以平静。</p>

无论他们如何挣扎,都难逃输掉的结局。</p> 突然,李承乾又眼前一亮。</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