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政治智慧41(2 / 2)

见到这种情况,左懋第只好带着人来到了北京,多尔衮见到这帮人以后直接笑了,原来以为你们是正统,没想到也没那么正!

左懋第在北京期间也是相当郁闷,想出去看看崇祯吧,多尔衮不同意,想见见以前的同事吧,多尔衮还不允许。

恰好吴三桂回到了北京,左懋第就让人告诉吴三桂说想要见他一面,结果吴三桂压根就不见。

眼看着没啥意思,左懋第就想要回去了

多尔衮一看也没说啥,就让人过去送,结果没走多远,左懋第带来的使团中就有一人叛变了,清军直接将左懋第给留在了北京。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左懋第的结局,清军在攻破南京之后,左懋第被清军杀害,至死没有投降。

从人臣的角度上来说,左懋第尽了自已作为人臣的责任,从这一点上来看,左懋第是一个绝对的忠臣。

很多人总喜欢拿多尔衮进关之后留头不留发为由说多尔衮不懂政治,实际上清朝如果没有多尔衮的话,可能还真的待不住。

南明又是党争又是军队内斗,而农民军则是一路败退,军心涣散,在北京的多尔衮摄政王当的那是相当过瘾,为了稳定成果,他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为清朝在关内的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清军进入北京第四天,便开始宣布清朝沿用明朝的政治制度,所有以前明朝的官员从前当什么官,现在还当什么官。

从人口基数来看,汉人比满人要多的多,多尔衮明白管理还需要依靠官员,让这些人官复原职,起码就有能干活的人,不至于让机构瘫痪。

这种政策让当时很多还在观望的明朝官员开始大面积的投降。

这是对待官员,而在对待百姓上,多尔衮的政策也是相当厉害,严禁士兵们烧杀抢掠,并且这个命令还连续下了好几次。

每次我看到这点的时候,都会觉得明朝亡国那是真的不亏,但凡明朝能够不盘剥或者少盘剥老百姓一点,明朝就不会完蛋。

可惜,从来没有如果。

我举个例子,当时明朝投降的官员向多尔衮请求希望清朝开始征收火耗银子,本质上是收税,而官员们也能在火耗上面捞一点,按理说这个提议没啥问题,无论对哪方面来说都是赢家,就是苦了百姓。

结果这个建议报上去,多尔衮听了之后当时就发火了,将这个官员给骂了一顿。

作为一个外族人,多尔衮不仅知道火耗,还知道这个火耗怎么收,说明他对明朝的了解还不是一点半点,而是研究的相当透彻了。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让我想起来一个故事,说马斯克来中国的时候,在转了一圈之后,对管理人员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对自已人好一些。

多尔衮身为一个外族人都知道老百姓不容易,明朝这边还要加收火耗,真是有点意思。

做这些的同时,多尔衮又让人去祭祀了孔老二,并且封了孔家人为衍圣公,这都说明多尔衮把控汉人的心思已经到了一个特别高的高度。

而与此同时,顺治的继位诏书也颁布,仍旧定国号为大清,年号为顺治,并且详细解答了各种问题,老百姓关心的能不能吃饱饭,官员们担心的能不能继续当官,造反的什么政策,明朝皇室后裔怎么处理等等都在这个诏书里面说的清清楚楚。

同年,多尔衮被顺治封叔父摄政王。

多尔衮内政可以依靠洪承畴,范文程等人,外部打仗也有阿济格和多铎等人,连之前的三顺王和吴三桂也用了起来,顺带着将已经贬为了庶人的豪格也复了位。

此时的多尔衮权力和在关外那会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