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78(1 / 2)

两人说几句话的功夫,下一对比武的少年也已经步入场中。

青城派的弟子本就心知自己所学的武功目前还未必是崆峒派的对手,再加上之前的师兄明显不敌对面,还没动手头上就已经先留下两行清汗来。

因此动起手来之后,青城剑更加畏首畏尾,崆峒拳法则一往无前。最后只用了不到上一场比武一半的时间,青城弟子就被打倒在地。

所有人对此结果都并不意外,崆峒拳法修习起来的前十年内,绝对称得上同辈之间无敌手,青城弟子输了也就输了。

参加第三场比武的青城弟子不是青城派中常见的剑修,而是一位使钩的年轻人。

钩多多少少算是奇门兵刃的一种,既有剑型也有刀意,修炼起来虽不容易,却比剑道易学不少。

江湖上有句老话叫月棍年刀一辈子枪,不离手的宝剑随身藏。大意就是说刀棍一类的武器,入门要比枪剑简单的多。至于易学难精,就是后话了。

青城弟子手上的弯钩长度仅有两尺六寸,比寻常宝剑短了一尺左右。所谓是一寸短,一寸险,崆峒派弟子再想贴身短打显然已经占不到任何便宜。

景衫从这名弟子走上台时的脚步就能看出,这个使钩的少年武功定然还不如之前的二位师兄。之所以选他参加比武,恐怕就算想在兵刃上占些便宜。

崆峒弟子上台之后看见对方手里的兵刃也有些犯难,一来钩这种武器在江湖上使用的人不多,以往没有对付它的经验。

二来今天上台的几位年轻弟子都经过了长时间的针对青城剑术的特训,结果对手竟然不是使剑的,也让这个崆峒弟子心里有些没底。

可箭已在弦,不管对方使剑还是使钩,总归要打赢了再说。

思虑至此,崆峒弟子在心中暗暗为自己打了打气,便迎身而上,想要抢占先机。

以钩对敌,讲的是一个“断”字。夺人兵刃乃是钩法的精髓所在,既然对方的兵刃是一对肉拳,那就更要惧怕被钩了去。

所以看见青城弟子的钩子往自己手腕一挑,崆峒弟子赶紧收手避让,转而把另一只拳头送了过去。

钩只一只而拳有一对,一收一放之间青城弟子的银钩早已落空。不过见对方还手打来,青城弟子也不着急,把钩硬生生往前一送,就朝着崆峒弟子的脸上划去。

银钩虽短,却也有两尺余长,想要抢占先机已经绰绰有余。

崆峒弟子眼前银光一闪,连忙就地一滚,躲开这一钩。站起身后虽然身上并无大碍,但总归有些狼狈。

青城弟子本欲追击,但想到二位师兄都已经败在崆峒拳法之下,心中不由得打起十二分的谨慎。只是在原地摆好了架势,等着对方攻来。

景衫看见这一幕,心里不禁暗叹一声:“这使钩的年轻人虽然武功不济,却在兵刃上占了莫大的便宜。若是叫他打头阵,说不定能够轻松取胜。之后的青城弟子得了这一激励,一鼓作气未必不能多赢几场。可现在崆峒派锐气难当,而青城弟子连输两场之后精气已失,恐怕败局已定。虽然这次投票的结果青城派无法左右,可这比武的结局又怎能说不是天意使然呢?”

思虑至于果然见那青城弟子,守则有余,攻则不足。每每化解对方攻势之后都不敢乘胜追击,白白放过多少机会。

待得时间久了,被对手觅着个时机。双拳前后打了个晃,把短钩骗将出来,却矮身使了个扫堂腿。

其实若论真实实力,或者实战经验,那青城弟子本就不如对手。

几十招过后,崆峒弟子已经习惯了弯钩这种奇门兵刃,青城弟子的优势越发不明显。

再加上银钩较短,难以顾及腿脚,是以下盘往往不稳。这下被人找准机会一脚踢到胫骨,霎时间“哎呦”一声跌倒在地。

欢喜门的大长老见了,上前分开二人,高声宣布道:“第三场比试,崆峒派弟子获胜!” 虽然连输了三场比试让青城派面子上颇为无光,但其实在场的大部分宾客都已经料到了会是如此结局,因此也并不诧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