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307(2 / 2)

  外面悄无声息开始下雨,胤禛拉上帘子不让风吹进来,不紧不慢的给弟弟们讲历朝历代如何治理黄河。

  从上古神话到春秋战国,治水基本采用都是“疏通为主,围堵为辅”,大禹治水便是如此,将地形地势熟记于心,然后沿着低洼的地方,以人力硬生生将河道挖开,让黄河能够沿着原本的道路入海。

  孟子有言,“禹之治水,水之道也。”

  所谓的“道”,就是利用水往低处流的现象来治水,黄河淤泥多,将河道挖宽,水就能继续往大海的方向流,而不是走到半路就决堤。

  但是人力毕竟有限,上游不断的有泥沙冲下来,拓宽河道治标不治本,等到春秋战国时期,百姓越来越多,住在上游还好,下游的百姓简直苦不堪言,一旦遇到黄河决堤,身家性命就都保不住,于是,治水又变成了围堵。

  所谓围堵,就是沿着黄河经过的河道,在岸边修筑堤坝,防止河水泛滥成灾。

  但是黄河是条非常难缠的河,历年来频繁改道,修筑堤坝也要追着河道跑,尽管修堤很麻烦,该修还是得修。

  据史书记载,大规模治理黄河是从两汉开始,那是的黄河已经成为地上悬河,不好好治理的话,情况就会和他们现在一样,年年发大水年年遭灾。

  东汉永平年间,黄河在河南决口导致河道南移,两岸无数百姓葬身鱼腹震惊天下,汉明帝慌忙派当时的能臣王景到河南治水,不管怎样,绝对不能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天底下一共才多少人,黄河决口一次就害了那么多百姓,多来几次他们大汉的江山还要不要了?

  王景到河南后研究许久,疏通河道、建堤坝、修水门……历尽千辛万苦才终于找到好用的法子。

  黄河已经是地上河,水里泥沙堆积,每年进入汛期水量就会暴涨,按照以前的法子修堤坝已经起不到作用。

  只是劳民伤财也就罢了,若是劳民伤财还起不到作用,那还不如不给干。

  王景琢磨了很长时间,然后琢磨出个好法子,就是修双重堤坝,让黄河的水从里面堤坝的上游放出来,经过外面堤坝的阻拦,再从下游流回黄河,这样虽然更加劳民伤财,但是能将河水中携带的泥沙留在两个堤坝之间,河床就不会抬高的那么快。

  此法一出,功在千秋,黄河此后八百多年都没再有大的决堤。

  “四哥,为什么没有不用劳民伤财还能治理黄河的法子?”胤祈举手,小声问出自己的问题。

  这中世间安得两全法的问题就很烦,为什么不能两全其美呢?

  “要是有法子,咱们汗阿玛现在也不至于那么忙活。”胤祚低声回了一句,拍拍弟弟的手,让他继续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