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183(1 / 2)

清军确实在瓜州、镇江附近的江面上布置了铁链等物阻碍船只通行,

这点却是郑锦考虑不周了,

他听了潘庚钟之言后,脸露迟疑之色,

时间如此紧迫,他可不想什么不做的在这里坐等数天!

于是郑锦沉思片刻后,便建言道:

“句容、丹阳两地,实乃南畿咽喉之地,应当尽快攻下,派兵扼塞,以阻拦鞑子援军,孩儿愿替父帅夺此两城。”

在郑成功看来,只要夺下瓜州、镇江,就足以挟大胜之势逼迫南京守军投降了,根本不用理会什么句容、丹阳。

但他此时已不太耐烦,便捋须道:

“可,不过敌军在句容、丹阳亦有不少兵力,你若久攻不下,就及时放弃吧,切勿耽误了大事。”

句容、丹阳都是坚城,根据情报,清军在在丹阳有兵三千,句容有五千兵马,

不管是郑成功,还是帐内别的文武官员,全都不认为郑锦能攻打得下来。

如果久攻不下,不过是徒让士兵陷入疲态而已,还不如留着力气去南京城。

郑锦却毅然接了军令,率先离开调兵去了……

当郑锦率军到了镇江的丹徒渡口,轻松杀散零星的守军上岸时,便听见了瓜州方向震天的厮杀声,

不久后,又传来了甘辉阵斩清朝瓜州游击左云龙,破敌满汉兵马数千的消息,

甘辉虽是中提督,但打仗时仍喜欢率先冲锋,虽然弊端很大,但也能得部下效死力,

且他作战勇猛,着实是冲锋陷阵的一把好手,现在也不意外的再次被他拔得头筹。

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山海经》中有一条河叫“丹水”,即丹江,根据“山水阴阳,水北为阳”的理论,命名丹阳。

此地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秦朝时改为曲阿县,东汉时期属吴郡,

值得一提的是,汉朝也有个丹阳郡和丹阳县,但位置在今天安徽当涂,与现在的丹阳城相距甚远。

东邻常州府的武进县,南毗金坛,西、北与镇江府治所丹徒县交界,京杭大运河从境内纵贯而过。

古代的行军很不容易,特别是南方地区,一旦下起雨来,道路泥泞不堪,就更是寸步难行了。

而京杭大运河,虽然修建它的隋殇帝杨广臭名昭著,但此运河却是典型的“弊在当代,功在千秋”,相当于是古代的“铁路”,

凭着京杭大运河,士兵可以较为轻松的运到目的地去,后勤也能靠着大运河源源不断的运输。

所有东南方的清军要想救援南京的话,走丹阳、入长江便是最快速便捷的一条道路。

……

丹阳守将名叫黄子隆,今年三十左右,与李率泰的出身有些相似,也是自父辈起就追随清朝征战的将领。

丹阳是运河繁盛之地,在这里镇守的将领油水很足,又远离战船,算是一等一的肥差。

不过黄子隆这几天都没睡好觉,因为江边烽火连天,“郑贼”竟渡海杀了过来!

黄子隆颇有勇力,也有些智谋,但丹阳不过三千士兵而已,如果郑军大举来攻,他实在没守住的信心。

幸好许久也不见有任何军情,他便抽空回军营宿睡了一场,

这天清早,忽然听有人来报,说是有一支郑军杀了过来,黄子隆大吃一惊,急忙披挂整齐,带着亲兵护卫登城观看。 登城的路上,他已得知敌军打的旗号“忠孝伯郑”,询问左右,才知这是延平王世子的旗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