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金胜昔迎娶阙淑芳 栓柱安家比新衣5(1 / 2)

淑芳家姓阙,宫阙的“阙”,用在姓氏里读一声“que”。淑芳爸爸阙班和金家是同行,都是十里八村有名的木匠。年龄比金普林大,年少时候被抓过劳工,在深山老林里做木工活,累坏了身体,生病没有人给他救治,奄奄一息被扔到树林子边。

那一年,金艺坐着头号村黎柏树的大马车去山里拉木材,正好碰见阙班,衣衫褴褛的躺在路边,金艺跳下车,摸了一下还有呼吸,把他救回了村里。

阙班回到村里,身体恢复后,时常和金普林结伴出去干活,为了报答金艺的救命之恩,想拜他当干爹,金艺没有答应,觉得是举手之劳的事,何况车也不是自己的,黎柏树要是不让拉着他,自己也救不成。

阙班有两个孩子,就是淑芳和五福,都是他得救之后回来生的,当时家里都以为他失踪了,媳妇在家等了他十来年。四十多岁才生了淑芳,五十岁时候生的五福。

媒婆张大娘提到阙淑芳的时候,王桂英有些犹豫。两家关系不错,姑娘是眼看着长大了,17岁了,浓眉大眼,温顺老实。如果嫁给自己儿子,才12岁,比人家姑娘小这么多,以后还不知道两个人过日子咋样,害怕耽误了人家。而且两家有交情,多少有点“挟恩图报”的意味,不是很好。

媒婆张大娘说:“这是阙班委托我和你说的,他家相中了你家儿子。金胜昔读书那么厉害,从小学上学就是第一名,甚至二年级都没读就跳级到了三年级,12岁也不比那15岁的差,还怕你家嫌弃人家闺女大呢!”

听了媒婆的话,王桂英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考虑到金家的经济条件,阙家没提什么要求,婚事从简,1948年夏天,淑芳嫁到了金家。

结婚的当天,栓柱还去上学,回来发现家里多了一个人,是阙家的姐姐。王桂英说这是他媳妇,栓柱想说“不”,可是看到妈妈不停的咳嗽,一脸的严肃。他说了句“好!”

淑芳来到金家,成了主要的劳动力,煮饭、喂猪样样行。金家距离村里的大井很远,她挑不动水,就和金胜昔的三姐金胜美一起抬水。

1950年,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土地改革,金家分到了5亩地,淑芳每天下地去活,家务活主要由婆婆王桂英承担。

淑芳是个干净利索的女人,蓝色的粗布衣裳,哪怕褪色了,也洗得透亮。衣服快干的时候,放到大锅的铝锅盖上,用水蒸气把褶皱展开。实在有褶皱,她就用两寸大的铁烙铁,顺着边角熨烫。铁烙铁是烧在火盆里的,温度要适度掌控,稍有不慎,就会烙出一个三角的窟窿。

读小学的金胜昔,自从淑芳嫁过来,他吃的穿的都更加像样,粗布的蓝色制服,针脚细密的黑色布鞋,穿在12岁的他身上,有了少年的英气。

“栓柱,过来试试这件新衣服!”淑芳喊他,每当淑芳喊他“栓柱”,他都觉得她是在喊一个小弟弟,自己明明是金胜昔,这么响亮的名字,咋就土得像个柱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