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刘基七策15(2 / 2)

刘辩沉声道:“实不相瞒,朕乃当今天子刘辩,方脱董卓之困,欲北往寻忠义之士,共举大义。”

刘伯温闻之,惶恐跪地:“草民拜见陛下,万死之罪,不知陛下身份。”

刘辩忙扶起道:“先生快快请起,朕欲请先生助我重振汉室,救百姓于水火。”

刘伯温面露难色道:“陛下,草民才疏学浅,恐负陛下厚望。”

刘辩知晓刘伯温是担心自身势力弱小难以成事,遂眼神示意宇文成都。宇文成都心领神会,上前挥动凤翅镏金镋,一棵粗如水桶的大树瞬间断为两截。

刘伯温见状,心中暗惊。

刘辩趁热打铁说道:“先生,朕手下不乏忠义之士,若得先生相助,大事必成。待事成之后,必许先生高位,以谢先生大功。”

此时,臧洪也上前劝道:“先生,陛下仁厚,志在兴复汉室,还望先生莫要推辞。”

刘伯温沉思片刻,终是被刘辩诚意打动,跪地拜道:“愿为陛下效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叮!系统积分+105!”

刘辩大喜过望,朗声道:“吾得伯温相助,汉室复兴之望又增几分!”遂向刘伯温详述当下局势。

“伯温,吾等如今处境维艰。然吾之麾下,有宇文成都,此人武力天下无双,刚于天井关力挫吕布。又有凌云、萧禹,皆为猛将,武力超群。还有臧洪、卫兹二位先生,谋略过人,可为吾之臂膀。吾等此番欲往幽州寻刘虞相助,以在幽州立稳脚跟。此前,吾得高祖托梦,言明年一早,诸侯将讨董,董卓必败。”

“此番局势,先生可有教我?”

刘伯温闻之,知道这是主公在向自己问计,神色肃然,略微思索,心中明了,拱手道:

“陛下,董卓暴虐无道,若诸侯讨董,其必败无疑。但诸侯联军各方势力皆为自身利益筹谋。吾等需洞察各方局势,谨慎行事,方能于乱世之中寻得立足之地,徐图复兴汉室之大计。

自灵帝废史立牧以来,天下诸侯势力日趋强大,皆心生异志。那袁绍四世三公,虽表面怒斥董卓不尊皇权,正义凛然,实则见皇权蒙尘,其亦有野心。其家族名声故吏遍天下,此乃其势所在。纵然诸侯起兵讨董,然绝非铁板一块。诸侯内部亦有矛盾,各怀心思。

至于幽州牧,其仁厚爱民,对汉室之忠毋庸置疑。然即便刘虞贵为幽州牧,却并非全然掌控幽州。公孙瓒亦是掌控着幽州东部大片区域。幽州局势复杂,并非刘虞一人能完全左右。公孙瓒虽名义上效忠汉室,实则亦有自身盘算。且其与刘虞矛盾由来已久,积怨颇深。若吾等前往幽州,即便得刘虞支持获其之地,亦难免受公孙瓒掣肘,诸多麻烦在所难免。”

刘辩见刘基洞察力如此之强,不过片刻便把局势说的明明白白,心中也不由得惊喜。

“依先生之见,吾等又该何为?”

“陛下,若至幽州,宜行此策以图大业。

观天下之势,董卓霸京,然其势难久。幽州刘虞,虽掌此地,然内忧外患。公孙瓒虎踞东部,与刘虞不和。吾等当以抚公孙,收其兵权为要。

一则,当助刘虞理政安邦,解其忧患,以聚幽州民心。

二则,联络公孙瓒,许以利,缓其与刘虞之争,暂保幽州安稳。

三则,于幽州,屯垦戍边,广积粮秣,练精锐之师,修城防之固,吾等良将在手,待诸侯讨董之日定能大展风采。

四则,访贤才于野,揽志士于途。以礼相待,委以重任,厚其禄,尊其位,使皆为陛下用。

五则,修仁德于内,施惠政于民。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使民富而州强。

六则,并州群龙无首,尚有忠义之士,陛下可多多暗中联系,寻机实际控制并州。天下诸侯现今皆为董卓所引,此正乃吾等暗自发展之良机。

七则,细察诸侯动态。冀州袁绍,志大而谋浅;荆州刘表,据地自守,进取不足;扬州袁术,骄奢淫逸,不得人心;徐州陶谦,年老体弱,难以掌控全局;待董卓势颓,诸侯必互伐争利,混战不休。吾等可稳坐幽州,隔岸观火,待其两败俱伤,疲敝不堪。届时相机而动,或联弱抗强,纵横捭阖,或趁虚而入,直取冀州、兖州等地以为根基。何况尚有广陵张超、陈留张邈、北海孔融、长沙孙坚等英雄心向汉室。若时机成熟,亦可奇兵突袭,谋取荆州、扬州、徐州等富饶之域,扩充疆土。

如此,幽、并可固,根基渐稳。待天下有变,则遣一员上将率幽州之军直指冀州,陛下则携天威以收司隶。挥师南下,席卷中原,兴复汉室,指日可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