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人力8(1 / 2)

翌日巳时,随着日光渐盛,王府花园中氤氲的薄雾渐渐散去,池塘边的老梅树上,怒放出几点粉红。王国用揣着手站在袖湖楼下,远远得望着池边石板小径上那个沐浴着阳光,甩开臂膀大步朝他走来的少年,他不由自主的眯了眯眼,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人。

朱由检今天没戴帽子,绑着束发冠,穿着圆领箭衣,腰带紧束,箭袖扎起,浑身上下收拾得干净利落。看起来一副不是去书斋,倒像是去围场狩猎的样子。他健步如飞的走着,把他的滑杆远远得甩在身后,抬杆的小太监火者只好使劲加快脚步跟上他的节奏。朱由检一方面用这种方式给自己多少增加点运动量,另一方面也希望在这种不大不小的事情上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些王府的习惯,给王府里习惯了各种慢节奏生活的人们提提速。

袖湖楼上果然已经布置停当,楼梯上来拐弯处布置了屏风和书架遮挡视线,绕过屏风便是一张宽大厚重的书案,桌上文房四宝俱全。朱由检坐下环顾了下四周,只见自己左手边立着自鸣钟,看时间很方便。书案对面四扇双开门窗环绕成一个半圆,形成了三面采光的格局,美中不足的是门窗仍然糊的的是窗纸,朱由检觉得还是换成玻璃更好些。他伸出手去抚摸着檀木桌面,感觉基本满意。

看起来王国用在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压力下还是提高了点效率,动作还是蛮快的,朱由检当下便夸了他两句。顺便接过王承恩递上的汗巾擦汗,跟着便拿起王国用整理好的王府名册翻看起来。

从这本名册上可以看出,信王府到底还是刚刚建成,人口确实不多。本来大明的一个亲王府里,仆役下人先不说,光是有职务的大小官员就至少需要几十个。正常的话有个一二百人都不稀奇,但这名册上不过寥寥几十人而已。

王府中服务内宅的是承奉司,有职在身的承奉是六品官,内宅之外,负责管理王府大小事务的是长史司,长史则是五品官。

本来这两个司应该下属各种职能机构,什么典宝、典簿、典膳、典服、典仪、典乐等等。分别是管图章、管账本、管伙食、管衣服、管仪式、管音乐的。这些机构都应该配有相应的人员,其负责人都是有品级的官员。

除此之外王府里还有审理、奉祀、纪善、良医正、工正之类的机构,机构都基本隶属长史司,负责人也都有品级。还应该要有分工更细的内使,比如什么司冠、司衣、司佩、司履、司药、司矢之流,一看职称就知道是干什么的,这些都是内使。最后还应该要有仓使、库使、教授之类。

不过如今经过历任皇帝对宗室人口和王府编制的削减,明末时这些机构的人员基本都只有一两个人,这方面嘉靖皇帝下手最狠,把所有王府官员的副职一律革除,直接砍掉了一半领工资的编制。

王府官从九品开始到五品就封顶了,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高官,但即便是职位最小的九品库使,他也正经算是个官。虽说是个未入流,可这一月三石粮,他也是要领朝廷发的俸禄的。有句俗话叫做宰相门前七品官,很多人都以为这只是打个比方。实际上这话放在大明的亲王府里非但一点都不夸张,还是铁一般的事实,王府的门官叫做门正,品级是六品,比七品还高两级呢。

明朝前前后后亲王这个级别封过几十个,最后剩下的约莫有三十几,每家都要几十个官员的话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也难怪嘉靖皇帝下此狠手。

朱由检拿着名册研究了好一阵,得出的结论是眼下的信王府实在是个草台班子。首先最重要的长史官缺失,其次长史司下属机构和官员起码有一半都是空缺。像什么审理、奉祀、纪善、这些机构都空有一个名字,一个人都没有。这几个机构的分工是司法、祭祀、监督等等,想来这些空缺多半是因为没有正式就藩的缘故。典簿、典仪倒是有人,但是看病的良医正和教书的教授却没有,怪不得他前几天看病,王国用要去外面请医生。

承奉司相对好一点,至少管事的承奉还是有的,就是徐应元和王国用了,典宝、典膳、典服、也都还是有人的,王承恩就是典膳。这些不可或缺的职位之外,其他的内使也缺了不少,好比司冠司履的事情现在都是宫里拨给的宫女在做,就是整天跟在朱由检身边的那些女孩子,但她们没有官员管理。司药、司矢则是干脆没有。府里也没有仓使,只有一个库使。看大门的好歹算是配上了,看了一下门正叫做王允中。

整个王府除去这九个有职务的官员,剩下六十几号人都是宫女、太监、仆役、花匠、厨子、马夫、门房之流。总算这些人很多都是从宫里新近调拨到王府的,普遍有个特点就是平均年龄不大,拖家带口的也不多,这倒算是个好消息。

朱由检掐指一算,这些人当中,贴身照顾自己饮食起居的宫女太监差不多得有二十来个,剩下四十几人要在这个生产工作效率低下的古代维持这么大一所宅院的运转,只能说个刚刚好吧。每天都不用干别的,光把那些大大小小的房间和花园打扫一遍,采买准备几十号人的伙食柴薪之类的琐事,这点人手多半就要忙得够呛,府里这几个大小属官手下估计也不会有什么闲人。不过总算除了他这个亲王之外,眼下王府里并没有其他的主人要照顾,否则的话这几十号人根本不够用。

叹了口气,朱由检有些失望,知道自己前几天的有些想法是要落空了。本来他的打算是准备利用王府的人力和财力,看看是不是能开发点小产品出来,作为一个自以为的工科文青,他这些天在这方面可是没少花心思。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在王府蛰伏的这段时间只有一年不到,这么短的时间种田务农肯定是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想要利用这点时间做点事情,恐怕只能在工商业上动脑筋,一来想法子多少给自己攒几个钱下来。二来顺便也摸一摸这个时代经营工商业的路子。可如今从王府这么单薄的人力资源来看,前几天的计划肯定是指望不上了,需要另想办法。

朱由检放下名册,把身体靠回椅背上,尽量不让心中的失望体现在脸上。稍稍思量了一阵,他转头问王国用:

“王府里每月出粮领俸的人都在这里了?”

“回殿下,昨日点计完毕,自承奉而下,连在职属官在内,不论有职无职共计七十六人,有职属官九人,年俸由朝廷各有司发给,凡在府内出粮领俸者,都已计入名册。”

王国用停了一停,跟着又继续说:

“只是另有些人口虽不不需要由王府出粮,但也是王府属下,不过却不曾造册。”

“哦,府里还有这样的人?都是些什么人?”

“王府见有旗尉约三百人,卫所军一百人,俱是锦衣卫及京师卫所抽调,现有千户一名,百户三名统领,此等军兵均系朝廷供给粮饷器械,如今暂且在王府充值仪卫,若是将来出京就藩,想必还要再添些人。”

“王府护卫?这些人也要跟我们去就藩吗?”

“锦衣旗尉只是暂时调拨,充作仪仗,护卫殿下安全而已,若是就藩,这些人护送殿下至封国便要返回,殿下封国的仪卫则在当地卫所调拨或招募。” “那还有一百卫所军是做什么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