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节290(1 / 2)

坐在地上的梁金钊反应已经够快,立即跳起来组织、指挥部队抵抗。

可是,他所带的两个营过于散乱,完全没有防备。遇到伏击,匆匆忙忙爬起来,慌慌忙忙抓起枪就抵抗。总得找合适地方抵抗吧。好嘛,你也相中这里,我也看好这里,相互挤撞,全跑乱了。士兵找不到指挥官,指挥官找不到士兵。他状似疯狂的狂吼,完全被伏兵激烈的枪炮声和巨大的呐喊声吞嚼了。就连他身边的人,近在咫尺,也只是知道他在狂吼,到底说了些什么,没有几个人能够听清楚。当然,执行起来,就要大打折扣。

梁金钊发现伏兵并不多,仿佛只有一个营左右兵力。那也是没有办法,地形极为不利,部队跑乱,就地根本就无法组织起有效抵抗。万般无奈,只得带着聚在身边的第二团约两个连且战且退,先脱离伏击圈危险境地再说。

梁金钊的部队还确实不愧是王怀庆、梁金钊费尽心机训练出来的精兵。就是在这样混乱的局面里,第二团一个营的大多数人仍然能够保持比较冷静的头脑,逐渐恢复部队建制,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并且,基本上,各个连之间,相互慢慢形成了一些有效配合。

梁金钊带着两个连突围,脱离伏击圈,靠得比较近的约两个连在营长指挥下,也慢慢向梁金钊两个连靠拢。受其影响,运输营相对比较散乱的部队也慢慢聚集起来,开始向梁金钊突围方向移动。

尽管如此,梁金钊两个营也已经损失不下于一百人,遭遇了重创。

梁金钊是老将,作战经验相当丰富。他不相信伏兵仅仅只有一个营。他十分担心对方会连绵不断伏击,让自己疲于奔命。自己的部队不被打死,也会被累死。一脱离伏击圈,他就赶快整顿部队,继续向陈太方向一边打,一边退。陆陆续续收集突出伏击圈的零星部队。

梁金钊为什么不向后边的王怀庆两个营靠拢?

他心里非常明白。既然自己已经遭到了保五师伏击,王怀庆也好不了多少。他把一部分伏兵向陈太方向引,就可以减轻王怀庆一些压力。以王怀庆之能,以及王怀庆与宋家深厚的渊源,梁金钊充分相信,保五师奈何不了王怀庆,也不可能过分为难王怀庆。王怀庆一定会安然无恙。

梁金钊有这样的自信和定力,确实难能可贵。

不过,梁金钊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

是谁在指挥打伏击!

诚如梁金钊所预料,如果是唐光,或者宋铁汉指挥,在最后关头,很可能放王怀庆一马。可是,不仅打伏击的指挥官,乃至整个江中的最高指挥官,不是唐光,也不是宋铁汉,而是许玉珊!

许玉珊不是老宋家军的人,与王怀庆可谓八竿子打不着。许玉珊只听命于李云霞,甚至可以不听师长宋景的。你王怀庆与宋家的深厚渊源,她可以参考,也可以无视。李云霞给她的交代,就是尽可能全歼黄老四保四旅,或者困死黄老四保四旅。战场上较量,对王怀庆,许玉珊岂会手软!

这也是李云霞之所以把江中指挥权交给许玉珊的内在道理之一。

现在的许玉珊,已经恢复了当年驰骋沿湖的风采,并且,更加胆大心细,敢作敢为了。

伏击梁金钊两个营,许玉珊仅用了一个营兵力。实践证明,算无遗策,战果辉煌。她留下了两个营伏击王怀庆率领的两个营,已经表明,她是非常重视王怀庆了。

至于梁金钊所率领的两个营,许玉珊非常准确地预测到,遭到伏击,梁金钊不可能回头与王怀庆合兵。如果梁金钊回头与王怀庆合兵,有违王怀庆出兵增援陈太的初衷,更有可能为王怀庆带来杀身之祸。以梁金钊与王怀庆的关系,梁金钊绝对会不遗余力继续向陈太方向前进。

许玉珊自己指挥女兵两个营与王怀庆两个营硬拼,战斗打响就完全进入到胶着状态,胜负参半。谁也没有占到便宜。不过,许玉珊深信,宋宁君包围麻镇的战斗已经打响,王怀庆既要担心麻镇,又要考虑陈太,还要为自己的处境着想,劳心费神,精力不可能完全集中,用兵必然要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这就是许玉珊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为自己战胜王怀庆创造了很好的前提条件。

梁金钊两个营遭到伏击,王怀庆闻报,胸有成竹,微微冷笑。

这既在他完全意料之中,又或多或少有些出乎他预料之外。

按照伏击的一般常规,应该是伏击走在后边的部队。如果伏击前边的部队,反而容易被反包围,落于下风,陷入不利境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