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新生(上)256(2 / 2)

还算不错,是个分得清大是大非的体面人,没有因为排斥厂卫就硬顶着打肿脸充胖子,可堪一用。

“准了。”

“谢陛下。”

刘之凤脸色复杂的叩首谢恩,朱伟光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岔开了话题。

“那些降卒呢?处理完了没。”

“回陛下问,已经按照陛下的指示系数处理。”

“一伍杀三人?”

“略有浮动,建奴、蒙鞑基本上已经被斩杀干净,很少有残存下来的。

倒是叛军中有不少本分求生的将士,微臣查清楚后就没过多为难。

其中一部分被逼无奈的臣交割给了各军都督充作各军的基层将官。

少数沾了杀孽的,则被充作劳奴分别处以十年、二十年、无期等刑期添为奴工交割给了工部。”

“嗯,事办的还行,起来吧。”

“谢陛下。”

“礼部天官何在?”

“臣林欲楫见过陛下。”

打量着眼前这个跟王铎有利益牵扯,明亡后中规中矩,在南明隆武年间当了个文渊阁大学士的礼部天官,朱伟光脸上的表情淡了些。

“林爱卿,朕旬月前交给你们的仙种在各地宣传的如何了?”

“回陛下问,臣已经派人在北五省各地(按明制: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统称北五省)择区试种并宣传仙种。

因有神迹在前,故而收效尚可。

目前北直隶、陕西、山西、河南因为刚刚经历过战事,一些地方毁坏严重,人力、物力缺乏,所以试种面积不是太大。

唯有山东为祸尚浅,靠近海域的莱州府、登州府、青州府等地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甚至出现了一种难求的局面。”

“山东的黄河改道呢,进展的如何了?”

“臣已亲自去山东的黄河故道查验过,若换做以前,弊大于利,但如今有仙人赐予的大明神泥加持,反而利大于弊。

黄河改道的危险来源于黄河之水的凶猛与无情,一旦决堤,泽国数万里。

可眼下有大明神泥加持,大大加强了河堤的坚固,这最大的隐患消除,剩下的也就是一些财物、良田损失,以及可能存在的人为破坏等人祸。

相比于让山东全省脱离贫瘠旱地重回昔年汉唐时期的膏腴之地,这点代价还是可以承受的。”

“很好,林欲楫,朕不管你以前干过什么,只要你给朕把这件事办好了,朕不仅既往不咎,还让你衣锦还乡。

还有刘遵宪,你们俩要是把这事儿办好了,朕给你们俩个世袭罔替的伯爵当当,可要是办砸了……”

林欲楫、刘遵宪两人一凛,“陛下放心,若有差错,臣等提头来见!”

“嗯,未来青徐之地若能重新成为北地幽燕之地的粮备之处,你们二人为首功。

到时候,朕亲自为你等刻字立碑,让你们名垂青史。”

“谢陛下!”

一顿鞭子加大棒后,朱伟光将目光看向一旁的吏部天官,历史上以刚正清廉著称的吏部尚书商周祚。

“吏部,九边重镇定了没,留哪几个。”

后人总说大明九边重镇九边重镇的,让很多人误以为大明只有九个军镇,其实不然。

真正的大明末期,边地的兵镇不止九个,嘉靖二十一年后,随着大明北地防务加重,明朝又在九边重镇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镇。

那所谓的九边重镇,只是这诸多军镇中实力比较强,或者说比较核心的九大军事基地要塞。

在这些大镇四周,还有很多边镇存在,这些边镇驻扎着数千到数万人不等的军队,以一种以点带面,众星拱月的方式盘踞大明北地各处,防备蒙古与满清。

“回陛下问,臣以为,值此时局动荡之际,多变不如不变,就以昔年的九边重镇为主,留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偏头(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也称榆林镇)、宁夏、固原(也称陕西镇)、甘肃九镇,余者皆废,不知陛下……”

“行,就这九个了,其它全部裁撤,就地解散为县、村、军堡等民地,另外派相应官员管理。”

“臣遵旨!”

确定了截留的军镇后,看着眼前这群低着头战战兢兢的大臣,朱伟光语气一沉。

“你们都是朕大浪淘沙,用大代价换来的心腹重臣,所以朕这里的一些话也就不瞒你们了。

朕打算在未来五年之内倾尽朕所有,将北五省打造成不输于南地的膏腴之地。

所以,未来五年,不,十年,二十年之内,我们都会过得很苦,甚至于你们这一代,朕这一生都会过得很苦。

这没办法,前人把清福享尽了,留下的苦楚只能我们这些后人来背。

所以,告诉你们各自手底下的人,都动起来,未来几年别再想像以前那样悠闲。

受得了就给朕好好干,未来大明崛起于日月之巅时,朕不会亏待你们。

要是受不了,就趁早给朕请辞归乡,趁着大战刚刚结束,大家都有功劳在身,以前的那些事朕就既往不咎,许你们一次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别免得以后出了叉子大家都不好看。

一会儿散朝后,把这些话给朕带回去,告诉你们手底下那些人,包括你们自己。

朕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赶紧上奏请辞。”

“臣等谢陛下隆恩。”

“张彝宪。”

“奴婢在!”

“开始吧。”

“是,陛下!”

朱伟光身旁,通过背刺王德化成功升任司礼监太监兼东厂提督的张彝宪按耐住心中第一次正式登台亮相的振奋,取出了怀中早就准备好的圣旨。

“北军大都督孙承宗听旨!”

“臣孙承宗听旨!”

“卿忠贞体国,据敌于国门之外,功盖四方,于大明有再造之功,朕今日特封卿为护国公,北军大都督,平辽总督,全权总督辽东一应事宜,并择日选女进宫为太子妃,钦此。”

“臣孙承宗领旨谢恩,吾皇万岁!”

“北军左都督阎应元听旨!”

“臣阎应元听旨!”

“卿临危不乱,御敌有方,时值国朝动荡,卿以一己白身为国死战不退,力保京门不失,于大明有守护之功,朕今日特封卿为江阴伯,北军左都督,山海关总兵,望卿再接再厉,不坠前威,御敌于千里之外,护国于山海之中,钦此。”

“臣阎应元叩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北军右都督史可法听旨!”

“臣史可法听旨!”

“卿一心为国,忠勇无双,于危难之际力挽于社稷倾倒,上阵杀敌十数日,全身批疮数十处,却依旧奋勇当先,力保京门不失,朕今日特封卿为忠靖伯,望卿能如前些时日那般为大明尽忠报国,平靖天下,钦此。”

“臣史可法领旨谢恩!”

“南军大都督秦良玉秦老将军上前听旨!”

“臣秦良玉听旨!”

“将军虽是一介女子,但骁勇善战,忠心为国,亦如唐之郭子仪,宋之岳武穆,朕每每想来,都自愧何德何能居然有卿如此忠贞之士,今朕特封将军为大明柱国公,还望老将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