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大唐凌烟二十四将(中)163(1 / 2)

【第六十八位:善始难善终的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第一位:大唐赵国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隋末河南洛阳人,鲜卑贵族后嗣,其家族‘长孙氏’的立门之祖是北地十六国时期‘拓跋氏’建立的‘代国末期’的南部大人‘长孙仁’。

代国覆灭,北魏建立后,其家族跟随死灰复燃的‘北魏拓跋氏’一起称尊北地。

一直到了北魏覆灭,高欢的北齐与宇文泰的北周对立,其家族才从朝堂‘政要世家’下沉到了民间,变成了雄踞北地洛阳的‘地方豪门’。

但尽管如此,其家族在当时的北周朝中也有着不俗的影响力,其它长孙氏旁支姑且不论,单说长孙无忌这一支的嫡祖,就是北周骠骑大将军、熊州刺史、平原侯‘长孙兕’。

等到了其父‘长孙晟’这一代,隋朝建立后,其父与其二伯‘长孙炽’分别担任了隋炀帝麾下的‘右骁卫将军与大理卿民部尚书’。

只是其父早猝,隋朝又在隋炀帝杨广的折腾下分崩离析,所以其人不仅没有捞到朝廷给他爹的恩荫,还在乱世中与其母亲‘高氏’、妹妹‘长孙氏’被其异母兄‘长孙安业’撵出了家门。

幸好当时在隋炀帝杨广麾下时任‘治理郎’的娘舅‘高士廉’心善,得知他们落难街头后将三人接回了家中。

并在后来与李渊同朝为臣时,将其妹‘长孙氏’嫁给了李渊的次子‘李世民’,而他也在这种环境下,跟李世民产生了难以割舍的交集。

后来,长孙无忌因为跟随李世民建唐有功,逐步被唐高祖李渊封为‘比部郎中、上党县公’,并成为李世民身边的重要谋臣。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与李建成决裂并刀兵相见后,长孙无忌伙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埋伏在玄武门一举诛杀‘李建成、李元吉’,助李世民成功夺嫡。

随后,长孙无忌因功先后累任‘太子左庶子、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齐国公、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太子太师、扬州大都督、检校中书令’等职。

并在李世民病逝,唐高宗‘李治’继立后,因劝谏李世民立李治为帝有功,其人又被‘唐高宗李治’加命为‘太尉’总览朝政,可谓荣极一时。

可惜,后来因为‘李治册立武则天为后’一事与李治离心离德,最终被掌权后的李治借着其‘谋反弄权’之名逼杀。

因此人最终死于其本人力挺上位的外甥李治手中,故而后世人将其称之为:善始难善终的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第一位——大唐赵国公:长孙无忌。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长孙无忌,领旨谢恩!”

【第六十九位:谋近定远,举贤纳谏,李世民的定海神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第三位:大唐莱国公杜如晦。】

杜如晦,隋末京兆郡杜陵县人,出身‘京兆杜氏’。

这也是一个豪门子弟,而且其背后的‘京兆杜氏’是真正意义上的‘千年豪族’。

这个家族从汉武帝刘彻麾下的御史大夫‘杜周’开始,历经‘西汉、东汉、魏晋十六国、南北朝、隋’七个朝代,近千年光阴不倒,并在各个朝代都有大量族人充任朝堂政要。

不说其家族内部的其它支脉,单说杜如晦这一支祖上,就出现了两个尚书、一个大将军、一个辅国将军、三个刺史。

所以,杜如晦出生并成年后,按照当时官场上流行的‘恩荫制’,其人便顺理成章的被当时的隋朝恩荫成了‘滏阳县尉’。

隋大业十三年,即公元617年,李渊起兵占据长安后,杜如晦被李世民召入麾下成为法曹参军。

随后,杜如晦辅佐李世民‘灭薛氏、退刘武周、败王世充、破窦建德’,最终协助李世民发动政变,一举夺嫡。

并在事后因功升任‘兵部尚书、蔡国公、检校侍中、吏部尚书’等职。

因此人善断,每当李世民因为困境进退两难时,都会在第一时间结合李世民自身的处境给出其当时最好的决定,尤其是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时,此人更是力主政变的主谋。

故而此人被后世称之为:谋近定远,举贤纳谏,李世民的定海神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第三位——大唐蔡国公‘杜如晦’。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与其坐以待毙,不若放手一搏!”

【第七十位:一个让唐太宗李世民蛋疼到其死后推其墓碑泄愤的男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第四位:大唐郑国公‘魏徵’。】

魏徵,即魏征,隋末巨鹿郡下曲阳县人,曾祖为北魏世祖‘拓跋焘’麾下义阳太守兼建忠将军‘魏钊’。

祖父为北魏肃宗孝明皇帝‘元诩’麾下光州刺史‘魏彦’,传到其父‘魏长贤’这一代时,其家族随着北魏的覆灭而中落。

到了魏徵出生时,已经沦为寒门世家,贫居于下曲阳,其人更是为了生存迫不得已出家成了道士。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隋末大乱,魏征趁势追随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起义军首领‘李密’,后因‘文采斐然’被李密征召为‘元帅府文学参军’,掌记室。

期间,魏徵曾为李密献上治军十计,却被好高骛远的李密摒弃不用。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其主李密投降皇泰主杨侗不成,反被王世充以诈计击败后,其人随李密转头归降李唐。

结果中途在为李唐劝降李密旧将‘李勣’时,遇到了当时雄踞山东的窦建德围攻,最终于黎阳与‘李神通、李勣’等人一起被俘。

一直到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窦建德被其麾下诸将联手卖给李世民,其人才再次归唐,并被时任太子的‘李建成’接纳为太子洗马。

期间,魏征曾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并数次提议李建成诛杀李世民,先下手为强。

结果李建成自持身份,对他这个平民出身的寒门降将虽然信任有加,但并不重视。

因为在李建成心中,他这个‘太子洗马’只是他用来标榜自己‘礼贤下士,胸怀天下’的旗杆,具体才能如何,实际上并不在意。

直至武德九年李世民上位后,魏征才在被世家孤立而缺人缺的满世界招人才的李世民看中,开始发挥他的抬杠才能。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魏征因安抚李建成、李元吉旧部有功,被已经升任大唐太子的李世民封为‘尚书左丞兼钜鹿县男’。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初登大位的李世民为了报‘颉利可汗’的‘渭水之盟’之仇,开始罔顾登基时许下的与民生息的诺言向全国征兵。

魏征得知消息后,面对李世民下发的征兵诏书,连着顶了四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