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家的外室不好当_分节阅读_第2节(1 / 2)

  “行啦,快让小路子去街头药铺那边买避子草药材吧,省得天黑后药铺关了,要买好的,能不伤身就不伤身,我们不缺银子。”

  陈嬷嬷应了一声,然后过去喊小陆子速速跑一趟。

  ……

  这一边的王秀花开始沐浴,整个人浸泡在浴桶里面,想到方才的事情,恨不得将自己的皮肤搓烂,死麻子,就该天打雷劈,恶心晦气。

  “小主,该起来了,这水凉了容易冻着。”红莹小心翼翼开口,这小主的皮肤都被搓红,再搓下去怕是要破皮,这水从刚才还能有袅袅的热气升起到现在已经半温不温,她真怕小主冻到,大冬天的要是感染风寒就麻烦了。

  王秀花只好起身,不在水里泡着,由红莹跟紫兰替她穿衣,从屏风后面回到床上坐着。

  天黑之后,屋内开始点灯,越窑青釉葵花口烛台的白蜡烛火摇摇晃晃,红莹将灯罩罩上后才好一些,回头瞥了一眼坐在床上发呆的小主,眼神没有焦点,不知在想什么,皇上一过来,小主就失了神,一个时辰前的动静,她们在门外也听了些许,只觉得小主与皇上在争吵,有些吓人,既怕皇上动怒,又怕小主冲撞了皇上。

  好在张嬷嬷她们进来了,红莹忍不住迎上去,在张嬷嬷耳边低声说一句,让张嬷嬷安慰安慰小主,她看着张嬷嬷手里的汤药,又问了一句:“嬷嬷,这是什么汤药,治什么的?”

  张嬷嬷端着熬好的避子汤,一时之间不知该怎么开口,怕说得太明白,伤了小主的心,这男人是痛快了,可是女子就要遭罪。

  王秀花也瞧过来,见到张嬷嬷犹豫迟疑,一脸为难,她一下子就知道那是什么,侍寝过后,皇上或是高位份的嫔妃不想让侍寝的女子生下子嗣,便会让人赐避子汤,张嬷嬷端着的就是避子汤吧,她也不想生下康熙的孩子,不想怀孕,这正合她意,她伸手,“嬷嬷,快端过来给我,我喝。”

  张嬷嬷端过去,见小主那样,便知道小主晓得是什么,这两个月的接触,小主不是愚笨之人,不像红莹年纪小,什么都不懂。

  “小主,趁热喝吧,趁热喝才没有苦味。”

  王秀花接过那碗避子汤,上面还有点热气,碗底微微发热,一拿近就有刺鼻难闻的味道,不管是趁热喝还是凉了再喝,这药都是苦的,她没有犹豫,端着碗很快将温热的汤药喝干净,一碗见空。

  幸亏康熙不是日日都过来,若是日日过来,她日日喝这么苦的避子汤,她真怕自己忍不住直接藏刀把他割了,死麻子。

第3章

  四个月前,康熙二十九年八月初。

  康熙第二次南巡,八月三日启程,从紫禁城出发,皇长子胤褆随驾,太子胤礽留下监国,第二日驻跸永清县,之后沿途经过河间、献县、阜城等地,每到一地,百姓夹道欢迎,欢声雷动,期间江南南河道总督、漕运总督、江南提督等官员过来朝见。

  到了南巡第十四天,康熙上了御舟,阅视河道,沿着河道,御舟一路南下,前面都很顺利,南巡期间从未碰到下雨天,一直风和日丽,天高气爽,不过快到苏州时,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一下子变得暗沉,乌云密布,在前面拿浆划御舟的师傅加快动作,试图快点抵达苏州岸口。

  只是天公不作美,只过须臾,豆大的雨珠嗒嗒地掉落,不一会儿便是倾盆大雨,雨珠跟鼓点一样密集,啪啪直下,巨大的雨帘让人看不清周围,瞬间灰蒙蒙一片。

  御舟顺流顺风而行,划舟的师傅才有机会歇一口气,顾不上自己被淋湿的衣裳,只想稳住御舟,不能惊着圣上。

  在他们看不清的时候,周围忽然有很多人游着接近御舟,从水里出现,手攀着御舟的边沿往上登,从身后抽出长刀,试图越上御舟。

  很快,不到半刻钟,有人大喊刺客,一帮人顿时刀剑相交,与康熙同乘御舟的护军侍卫们极力护住皇上,不过刺客们有备而来,加上大雨中,前后随行的游船大舟不知不觉中拉开距离,所有兵刃交接,尖叫声与大喊护驾的声音都被雨声淹没。

  御舟上乱哄哄的,乱成一团,所有人都很慌乱,有些人在对打中落了水,刺客来了不少,混乱中,康熙被刺了一刀,那御舟船舱的槅扇方窗被砸破,弄出一个大口子,雨水从外面打进来,刺客来势汹汹,有一个刺客靠近康熙之后跟康熙搏斗在一块,康熙渐渐靠近破掉的槅扇方窗前,被人狠狠一推,身形不稳的康熙就这样被推出窗口,他没法抓住身边的人,那刺客铁了心要把他推出去,那刀直接砍向他,他只能往后躲,两只手想防御,没能抓住窗沿,就直接掉进河水,掉下去时脑袋还狠狠撞了一下坚硬的舟身,咚的一声才彻底入水。

  “皇上,皇上……”

  护军们大喊,想冲进去救驾,可是又得跟刺客们缠斗,一时分不开身,等他们制住刺客后,跳下河水想要救驾时,皇上已经不见身影。

  众人惊慌失措,会水的人就这样冒着大雨在河水里搜寻皇上的身影,甚至潜水下去,想要把掉下去的皇上捞起来,不过在大雨天十分艰难,压根看不见人在哪里,这瓢泼大雨阻碍了找寻的速度,所有人原地找了几个时辰,只能无奈暂时撤退,因这场突如其来,令所有人都没料到的刺杀,不仅康熙落水,还死了不少人,流的血水被河水冲刷掉了。

  等到靠岸时,皇长子胤褆得知皇阿玛落水后,立即命人搜救,前前后后搜救了两天两夜,出动官兵两万人,待雨停之后,将这苏州河都快翻了好几遍,皇阿玛依旧没找到。

  皇阿玛失踪了,生死不明,尸首没找到。

  ……

  苏州吴江县芦圩镇,清晨卯时,天还没亮,镇上的人大多都还没起,黑不溜秋的,一片漆黑,只有一点点零碎的月光。

  不过开了包子铺的王秀花在这时候已经醒了,没办法,为了生计,赚一些银两,得赶在镇上的人起来前包子蒸好。

  面粉醒着,她提着篮子过去河边,准备把从地里挖出来,还沾着土的大白菜洗了,等会剁碎做包子的馅料,这年头肉很贵,普通人家舍不得吃肉,带肉的包子也吃得少,大多是吃蔬菜馅的,白菜馅的最便宜,也是卖得最多的。

  她胎穿过来大清朝,穿到一个贫困普通的百姓家里,她娘亲生了三个女儿,在原先的村子里被人瞧不起,后跟她爹爹商量搬到吴江县芦圩镇,不过到了芦圩镇,镇上的人晓得她娘亲生了三个闺女后,一样还是瞧不起,还被催着生儿子,不过她娘亲生了她这个老小之后,身子受损,已经不能再生育,也懒得再搬动,于是一家五口就这样安置在芦圩镇。

  好在镇上的人虽说瞧不起,但相处久了,邻里之间熟悉之后也会互帮互助,大家都是普通老百姓,都想把日子过好,平日里没有大矛盾。

  她爹爹跟娘亲是种菜卖菜为生,在她小时候,全靠着两亩地养活全家,在她上头是两个姐姐,大姐王秀娟跟二姐王秀梅,一家人倒也和乐地过了二十年。

  在她大姐二姐相继出嫁嫁到隔壁镇后,她爹爹跟娘亲活了四十五年,在前两年相聚因病离世,在古代其实不算英年早逝,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个年纪死的,毕竟古代医疗条件有限,人死得早,四十五岁都算高龄了。

  她爹爹跟娘亲早在七年前听她的话开了包子铺,她两个姐姐嫁人后,这包子铺一直是他们三个人一起经营,在他们离世后,这包子铺也就归她管,由她继承,小小包子铺也不用请别人,平日里都是她一个人忙活,太忙的时候,她大姐二姐他们会过来帮她。

  原先的两亩地由她两个姐姐管着,她们负责种菜,偶尔她也帮着种,负责看管,她需要什么菜的话,直接去地里拔,虽不能大富大贵,但也有盈余,日子过得平静又快乐。

  别以为穿越人士就能够大富大贵,像她们家,她娘亲跟爹爹都是农村出生,家来人无人识字,从小就跟着种地,长大后依旧种地,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大多数人不能跨越阶层,做的工作跟他们父母辈做的都是差不多一样的,她家里根本没有闲钱去读书,女子更不用说了,读书识字也没什么用,又不能考科举,且备受歧视看低,好活都找男子做了,轮不到她们。

第4章

  贫苦人家的女儿长大后只有嫁人这条路,一个没有人脉没有资源,家族里一表千里的亲戚都没有一人当官,亲戚当中没有人大富大贵的家庭,想要暴富,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所以她穿过来后也没有金手指,跟别人一样普普通通地长大,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平淡,但她也知足,扎扎实实地过日子,没做着一夜之间就飞上枝头变凤凰,变得富贵不凡的梦。

  去河边的路上,周围太安静,她每走一步,踩到地上的树叶枯枝都有咯吱咯吱的声音,从小在芦圩镇长大,她对芦圩镇的一切都很熟悉,这条路,她已经走过了很多遍,路上哪里有大石头,她都知道,所以摸黑都不会害怕。

  到河边后,她蹲下来,借着微弱的月光开始洗菜,洗好白菜后,她才抬起头看一眼河面,她见到河岸旁边,距离她左手边约有两三米的距离,水面上有一个黑影,平时没有的,好像突然出现一般。

  她以为是河边前头那片树木倒映在水里的影子,本没想理会,洗好所有东西后,她准备回去,不过这眼睛余光会瞥到那边,还是觉得奇怪,再一细看,发现不是什么影子,而是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看起来有点重量而且体积庞大。

  她找来一根长木枝,往那个东西上面戳了戳,这一戳觉得不对劲,是实物,加上戳着戳着,那东西慢慢浮近她,离得近了,她就忽然看清。

  竟然是人,正面朝上,有鼻子有眼的,不知是溺水还是被抛尸,也不知是从哪个方向过来的,这河水是沿着上面一直顺下来的,经过好几个地方,据说长达几千里,叫苏河,方圆百里百姓需要用的水都有这条河供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