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节 夏公玉,回魂啦!93(1 / 2)

夏华摸摸脑袋,笑了笑:“反正题目都答出来了,至于答得怎么样,就要看阅卷考官了,我自己可说不好。”

卢泰哈的一声,抬手拍在夏华肩上:“瞧你这副样子,我看得出来,起码有九成的把握。”

夏华又笑了笑,然后环顾四周没看到马千乘:“肖容兄呢?”

卢泰唉了一声:“甭提了!他上午就出来了!”

“这么快?”

“当然了,他进去后坐在马桶上都站不起来,还考个屁啊!被衙役抬了出来,又请了郎中抓了药吃,郎中说他腹泻得很严重,我也是,在厕所里待了半个上午,直到中午才好点,差点儿把肠子拉出来,至于肖容,到现在还躺在床上爬不起来呢!好在他今年只是考着玩的,否则就真的耽误大事了。”

“叫你们吃那么多冷饮!并且一大早就吃!”夏华听得心有余悸,幸好他没有贪图口腹之欲,否则在考场里忙着蹲马桶还怎么考试?

“不说了,不说了,”卢泰摆摆手,“考完了,回去吧,好好地洗个澡,你身上这味儿…”

宋词儿在旁道:“公子,我们已经在客栈为你准备好洗澡水、香皂、毛巾、阴干的衣服。”

唐诗诗补充道:“还有清淡爽口的饭菜。”

“好,好,辛苦你们了。”夏华笑着点点头,“走,回客栈。”

一行人回到客栈,先穿过客栈大堂,见住在这里的学子们三五成群地聚集着讨论考题,回到房间后,夏华先去看望了一下马千乘,只见他一脸苍白地躺在床上,拉得体力都虚脱了,两人简单地谈了几句,夏华返回房间,一大桶温热宜人的洗澡水已经准备好了,还撒了很多花瓣。夏华三下五除二地脱掉衣服,爬进去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洗完后感到浑身通体舒泰。

院试的两场试是淘汰制,没通过第一场,就没资格参加第二场。夏华在客栈里头悬梁、锥刺股两天后,第一场的结果出来了,参考的约七百名考生一下子被刷掉一半。榜单下有人欢喜有人愁,上榜者兴高采烈,落榜者哀鸿遍野,一个五十多岁的老童生反复看了几遍确定榜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当场就昏厥了过去,还有一个也五十多岁的同样落榜的老童生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地离开了,一个多小时后传来消息,这个老童生想不开,在城外跳河自尽了。

读书参加科举是非常残酷的,这样的悲剧在全国到处都有,考了大半辈子,考得头发都白了,却还没有考到功名,自己一事无成没出息就罢了,还把全家都给拖累了、把家都给考垮了,没脸回去见家人,这样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公子,你是第四名哎!”因为身强力壮并且会武功所以自告奋勇地挤进榜单下人群里看榜单的赵炎在看到夏华的名字赫然在榜上和名次后大喜过望,随后几乎是踩着好几个人地飞身回来,激动得满面红光、高声嚷嚷。

“啊?公子你上榜了!还是第四名!”“公子你真棒!”“公子你好厉害!”“我就说了嘛,公玉兄肯定没问题的!哈哈…”听到赵炎的话,赵海、绣春、宋词儿、唐诗诗齐齐欢呼雀跃,卢泰更是高兴得哈哈大笑。

夏华会心地笑了,他感到一种发自肺腑的成就感,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付出有了回报。夏华的县试和府试都是原身考的,这场院试对此时的夏华来说,是他第一次参加这个时代的科举考试,通过这第一场试的实战和磨合,他已经越来越找到感觉了。

通过第一场考试的考生会在两天后参加第二场,在这两天里,好几家客栈发生了投毒事件,投的不是砒霜之类的能毒死人的毒药,而是巴豆之类的泻药。

不用说,这是有小人在用下三滥的手段减少自己的竞争对手数量。别以为读书人读了圣贤书就是君子了,有很多读书人十年寒窗的目的并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是为了当官捞钱,这类人读了再多的书,也是小人、斯文败类。君不见,历史上那么多奸臣贪-官,哪个不是满腹经纶的读书人?书读得多跟人品正不正并无直接关系。

在榜单上名次靠前的人比如第四名的夏华,都不得不加倍小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因为他们正是那些小人试图下手的重点目标。赵炎、绣春等人还有卢泰派的卢武、马千乘的两个都会武功的随从一起如临大敌,把夏华保护得像国家-领-导-人似的,不给小人丝毫可乘之机。

第三天一大早,被赵炎、绣春等人众星拱月地围聚和严密保护的夏华再次踏进了考场。

第二场考试的内容跟第一场相差不大,最大的区别是冒出一条数学应用题,题目如下:

今有甲乙二粮库储粮同多,现甲库出粮二万八千五百石,乙库出粮二千五百石,出毕,乙库余粮数为甲库二十一倍整,问甲乙二粮库原先储粮各为多少?

这是一道差倍题,对夏华这个后世人来说,很简单,列个代数一元一次方程就能解出,但难在要用此时的语言和数学体系方式解答出来。

沉思一下后,夏华开始提笔用语文解答这道数学题:

由题可知,甲粮库出粮数比乙粮库出粮数多出为二万八千五百石减去二千五百石等于二万六千石,甲库因多出粮二万六千石而导致余粮数为乙库余粮数二十一份之一,由此说明这二万六千石粮为甲库余粮数二十倍,将二万六千石分为二十份取一份为一千三百石,如此,甲库出粮二万八千五百石、余粮一千三百石,将二者相加,得二万九千八百石,便为甲粮库原先储粮之数,亦为乙粮库原先储粮之数。

这道差倍题并不复杂,就是思路需要绕两个弯子,夏华无所谓,但可想而知会有大批考生被这道题难住、急得在考棚里抓瞎抓狂却始终找不到解题思路。

这是没办法的事,华夏自古重文理轻数学,加上又没有后世那么齐全先进的数学工具,一旦遇到稍微复杂点的数学题就会感到捉襟见肘甚至束手无策。 势如破竹地解决掉这道数学题后,夏华气势如虹地又解决了另外两道时文题,在反复检查没有错误和遗漏后摇铃交卷出了考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