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威海的“敦刻尔克大撤退”(1/3)22(1 / 2)

1409年6月2日下午6点四十三分的密电让朱高燨的眉头紧皱。

这个密电是从他的情报人欧阳瑾处接收到的,揭露了沈周二人的最新动向。

他们已经攻占了登州府莱阳县,这个位于现今山东省莱阳市的县城已被彻底摧毁。原本和谐安宁的居民被驱赶出城,血洗的场景及牺牲的人数,在朱的心上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据欧阳瑾的报告,死伤的百姓约有400余人,他们的钱粮都被抢夺,总计损失37万3千余两。

沈周二人带兵32万有余。他们具备的武器装备,包括自动步枪、手榴弹,和运兵车130余辆。自行火炮13辆,单兵榴弹发射器200余座,武装力量以现代眼光看来,已经超过了正规军的配置。

然而最令朱高燨瞠目结舌的是,他们竟然设想如同二战时期,英军敦刻尔克大撤退一般,打算在攻占威海卫后,通过威海港实施大规模撤退,目的地竟然是倭国。

显然,欧阳瑾并没有坐视不管。他已经迅速做出反应,并在密电中给朱高燨讲述了详细的作战方案。

前天夜里,首先他向朱棣发送电报,请求调遣青泥洼口(现大连港)渤海舰队的35艘战列舰,布阵在渤海面上,以封锁海面,阻止沈周二人往倭国的撤退。

近海的战列舰是敌人命脉的一大威胁,这支舰队如果能及时到位,很可能成为阻止敌人撤退的最后一道关口。

其次,欧阳瑾请求南京调遣增派4万神机营,坐大船走长江,快马加鞭地北上驰援威海卫。

神机营是王朝的利刃,他们的到来无疑会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增强了和敌人对抗的信心。

在大帅帐中,朱高燨面色沉重,夜色中的帐篷犹如一只黑色的巨兽,显得异常的肃静。

他看着作战地图沙盘,捏着手中的棋子,沉思片刻后,他开始对麾下的将领们布置行动方案。

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命令,切割开了帐篷中的寂静,宣告着一场艰巨的任务的开始。

“命令大军开火做饭,两小时后,我军必须开拔,急行军威海卫,堵住他们陆上的后路。”

朱高燨定声说道,“我们要阻止沈周二人的撤退计划,不能让他们逃脱出去。”

将领们纷纷应诺,朱高燨平复了一下心跳,他开口轻叹道,“退下吧“。

将领们各自行礼退出,大帅帐内又恢复了平静。

朱高燨深吸了一口气,抬头看了一眼帐篷顶端,仿佛在寻找天空中星辰的缓解。

“来吧,准备晚餐“。朱高燨吩咐着侍从。他知道战前的这个晚餐,尽管平淡无奇,但却有可能成为一个人临战前的最后一餐,这让他对它有了特殊的敬畏。

午后的营地充满了热力,大军的整装待发给整个营地带来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士兵们背负着重装,脸上写满了严肃和决然。老兵们神色从容,新兵们有些紧张,但没有人退缩。

朱高燨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看着眼前的景象,他默默地走一声,挥手示意:“开拔!”一声犹如狂风扫叶般的车骑鸣笛声接连不断,大军仿佛被牵引的野兽,向着东方前军。

天色渐暗,但大军的脚步却未曾停歇。

他们疾行如飞,在落日的余晖里,烛龙穿山,威武之气扶摇直上。

夜里9点

朱高燨站立在指挥车的观察口,他的眼睛透过望远镜,凝视着远方的天际线。

这时,电报员手中紧握着一份密电,说道:““殿下,有紧急情报。”

“说。”

“欧阳瑾敬上叩拜武王殿下,敌军密探报,有三千武装兵力,埋伏于莱阳县西方十里的山坡处,有重型火炮与榴弹发射器,请我军仔细检查沿途哨点。”电报员如实读道。

“那不是就在我们这附近?吩咐下去!装甲车前十后四排列行进,火力掩护步兵上山搜查,备倭军战斗小组分散,以装甲车做掩护,注意山头,护住我军两翼,开封府兵上战车,龙飞船升空。”朱高燨眼中闪过坚毅的光芒,他一声令下,整个军队瞬间行动起来。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呼和风起,只听得四周铁甲交击,人马嘶吼,如同喷薄的浪潮,一齐朝山坡汹涌而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