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善恶有报(杀生)(1 / 2)

邑县不大,北靠蒙山,东临沂河,是出名的沂蒙老区,多山地丘陵,百姓都是靠天吃饭,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穷的叮当响。

种地收成少了,大家就想其他方法,要糊口,就要有门路。有着学着做生意,有的养点牲畜家禽,有的学点小手艺。

东阳石家,擅长打猎,是邑县有名的猎户。

石家打猎是祖传的手艺,据说,他们祖上在关外就以打猎为生,几十年前才来到邑县,靠打猎收益定居东阳。

这石家靠着打猎,盖了房子,买了土地,也算是半个农家人,可这打猎的手艺一直没有放下。

邑县,民风彪悍,那时候,几乎家家都有土炮,都会些打猎的手段,只是手艺不太精,没有石家那么厉害。

平时也就打个兔子,打个山鸡,捕个鱼,再大猎物,就不好猎捕。

可这石家就不一样,人家不仅靠着打猎盖了房子,还给儿子娶了媳妇,还买了点地,是东阳少数有自己地的村民。

而且,隔三差五还能吃顿肉,逢年过节还有甜品和新衣服,村里人说不出的羡慕,即使这石家男人品性不好,喜欢打女人,很多大姑娘也是乐意嫁到石家。

这石家从关外而来,世代打猎为生,石家人性格暴躁,因此,这家人野性十足,还心狠手辣,打架斗殴如同家常便饭,下手狠辣,在东阳是出了名的狠人。

当年,石家爷爷一个人带着五岁的儿子,靠着一杆土炮,在东阳站稳了脚跟。

石家爷爷把一手打猎的手艺就传给了自己儿子,这石老三是石爷爷第三个儿子,也是唯一活下来儿子,打猎的手艺学的很精,石爷爷常说,如果在关外,石老三是一个好猎手。

石家靠着打猎,日子过的还是不错,可邑县不是关外,野物就少了很多,石家老爷子来这后,打猎打的有些狠了,野物也就更少了。

石家打猎还可以,这种地的手艺就不怎么样了,反把一片肥沃的好地给糟蹋。

到了石老三,这猎物少的可怜,再加上其他人经常上山,猎物就更少了。

这石老三就发了狠,也不在遵循老爹说的猎人的规矩,一年四季有点时间就上山打猎。

就这样,猎物却越打越少,让石老三非常不爽。

石老三又把自己打猎的手艺传给自己儿子,自己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只有大儿子石老大手艺还行。

这石老大打猎的手艺好,也就不想种地,平时就抱着一杆土炮上山打个兔子,打个山鸡,有时还能打个野猪。

这石老大同石老三一样,心狠手辣,据说曾经在山上失踪的猎人就是被他给杀了。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同他一起上山。

因为猎物少了,打猎就不那么容易了,石老大秉承父亲教导,有杀过,绝不放过。

不管春夏秋冬,上山打猎就成了石老大的工作,每次都不会空手而归。

据石老大喝醉了说,有次,他上山打猎,遇到一头野山羊,这野山羊大大的肚子,跑的不是很快,石老大不费力就给追上了。

原来这山羊有了崽子,已经快要生了,山羊见石老大追上了自己,就前腿弯曲,跪在石老大面前。

都说畜生有灵,懂得趋吉避凶,这山羊知道自己在所难逃,就跪下请求石老大放过自己,或者把自己带回家,让自己把孩子生下来。

石老大把打猎当成了自己工作,平时只打点兔子野鸡,也不做别的,家里人都不乐意。这冷嘲热讽的话,经常不时的有。

看着一头大肥羊在自己面前,石老大万分的激动,哪还管这山羊肚子里有没有崽子,拿着土炮就是一炮,山羊就抽搐着倒在地上,眼见气绝身亡。

石老大靠着这头山羊,在老石家扬眉吐气,老石家半个月都能传出羊肉的味道。

据说,那山羊肚子里还有两只小山羊,身上毛都不短了,看样子就要生了。

老石家很多人都说可惜,如果能生下来,把小羊养大,就有很多羊吃了。

有了这头山羊的业绩,石老大在家里地位算是保住了,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吃了羊肉,石家人也就不在抱怨了。

都说“和气致祥,戾气致凶”这石老大心狠手辣,打猎从不手软,山里野物要绝了。

有次,这石老大遇到一只白色母狐狸,带着两只小狐狸,母狐狸见跑不了了,就趴在地上,这石老大顿时就乐了。

这母狐狸趴在地上,祈求让石老大放过自己孩子。

石老大抓了母狐狸,小狐狸急的团团转,围着石老大吱吱叫个不停。

这石老大把母狐狸捆好,看了看,抓起小狐狸,两下给拧断了脖子。

母狐狸一看,急切的嗷嗷直叫,开始发狂,嘴巴朝着石老大就咬。

石老大被母狐狸叫的心烦,摁住母狐狸,直接一用力,给宁段了脖子。

靠着这狐狸皮,石老大狠赚了一笔,卖了不少的钱,准备给石老四娶媳妇用。

有了这次,石老大就寻思,有母狐狸和小狐狸,那山上肯定就有公狐狸,如果能抓住这公狐狸,又能发一笔。

于是,石老大天天在这山头上转悠,寻思着再抓几只狐狸,好发个大财。

这天,石老大吃了饭,一早就到了这山头。

石老大嘴里衔着根草,边走边四处乱瞅。突然,身后有人叫他的名字。

“石家老大”石老大回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后边跟来一老头,拄着个树棍,深一脚浅一脚的向自己走来。

“你谁啊,叫我干啥?”石老大非常警惕,这老头不声不响跟上自己,肯定是个高手。

不过,一看这老头子走路,就打消了这想法,就这老头,走路都难,还是蛮高手。

“石家老大,这么多年,你猎物无数,也该收手了。”老头来到石老大跟前,喘着粗气,有气无力说道。

“啥,不打猎,不打猎我干啥?”石老大看了看老头,原来是个管闲事的,不是和自己抢生意的高手,心就放了下来。

“老朽守山多年,你家来此地几十年,把这山中野物猎杀了个七七八八,有些都已绝了种,上天有好生之德,还请放下屠刀,莫再杀生,以免祸事加身。”老头捋了捋白胡子,摇头晃脑,十分认真的对石家老大说道。

“哈哈,笑话,不打猎,我吃啥,不打猎我拿啥挣钱。”石老大被气笑了,这老头文绉绉的,一幅悲天悯人的慈悲像,却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爱管闲事的闲人。

在石老大心里,这不是什么慈悲,这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