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婆婆给儿媳招婿(1 / 2)

“你去哪儿?”

张三双手拢在了袖子里头,刚走出家门口没一会儿就听到身后张二禾的声音,“俺溜达溜达去,咋?”

“没事也不说搁家里待着,瞎溜达啥!”

“嘿......”

张三学着四九城爷们的调调,朝着张二禾说道“今儿天气这么好,不出门溜溜哪对得起今儿的太阳!你咋不搁家里待着,俺是瞎晃荡,你就不是?”

“对,你不是!”

张三笑嘻嘻道,“又找刘大去呀?”

“哼!”

张二禾不满地哼了一声,随后嘟囔道“俺去给他收拾收拾......”

“慢走嘞,您哪!”

张三撇了撇嘴,说完这话就沿着覆满积雪的小路缓缓朝着村口走去......

“三儿,遛弯呢?”

“对,今儿没事儿呀?”

“没事儿,这都个把星期没上工了......”

有人说,总在怀念过去的人很多都是因为当下的生活并不如意。其实,可是连怀念的那个过去也有可能过得不大如意!

虽然这些天的生活算不上有什么不满与不适的地方,但是在生活便利、物资丰富多样的社会来到了这么一个贫瘠的年代,张三还是有一些心理上的落差感的。

一个是饮食,家里好在口粮多也能吃上干饭,但是这段时间以来除了老娘狠下心炒了两个鸡蛋以外就再也见不到任何荤腥了。而那两个鸡蛋炒得还不如直接水煮就行了,锅里都看不到什么油的情况下,鸡蛋怎么可能炒得好呢?

另外一个就是最近一直下雪,队上也不需要上工。自己虽然已经过了十几年的退休生活了,但是来到这边却有些不大适应!之前自己可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现在可是一个年仅二十五岁的壮小伙呀!

天天搁家里头猫着,没事儿做怎么受得了呢?

虽然今年的工分已经决算清楚了,很大概率今年不会再继续上工了。但张三却有些盼着可以出出工,因为这些天确实找不到也想不到有什么可以挣点钱的门里!

以前总听人说,一个生活在城里的笨人比聪明的农村人还要精明。现在的城里人如何,张三倒是不怎么清楚,但现在的农村人,别说可以挣一分钱的事情,就是省一分钱的事情大家都愿意付出一些时间、体力去干!

张三连打些柴火去大集上卖这事儿都想过了,但是却发现这事儿大概干不了......

不是因为现在下雪的原因,而是北京城太远。北京城虽然烧煤的多,但柴火的市场也不小,主要就是大小单位的食堂!而公社又太近了,附近农村的村民们家家户户一年到头的燃料就是柴火。

只要闲来无事,天气好便会上山去打柴。不仅可以作自家用,赶大集的时候还可以挑几担叫卖一下,平时也有勤快的人还会挑着大柴去公社上喊喊......

时间、精力放在几十年后那也是一项很大的成本,但放在现在根本没有任何的价值!

“翠花婶,张婶......还没回去呢?”

周秀珍正陪着张婶站在外头晒太阳呢,看到是张三过来了,便笑道“三儿,遛弯呢?”

“下午再回......早上这车过去了!”张婶一看到人高马大的张三便有些欢喜,“前儿到你家去,倒是没见到你人......你娘说你这只要不下雪指定就出来溜达溜达......”

“这不是没啥事儿做嘛,搁家里待久了也闷!”

张三笑道,“你俩晒太阳,俺到村口逛逛......这路边的雪铲不干净,人一踩就变硬实了,你们走的时候小心点儿,别滑了......”

“好嘞,你自个忙去......”

周秀珍看着张三走去的背影,脸上随即就有些许厌恶了起来,“这张大哥家里头的老三儿,啧啧啧!白瞎了这好胚子......”

“不仅人高马大的,还长着一副好看的模样!就是一天天的瞎晃荡不干正事......你猜他今年一整年挣了几个工?”

“恩?”

见张婶疑惑的样子,周秀珍撇了撇嘴不屑地说道“五十一个工还不到......俺们老二家的大小子今年都拿了四十一个又三分工呢!你瞅瞅他那样子......啧啧啧!”

张婶不解地说道,“不说这三儿小时候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么?”

“哪有这回事儿,还不是那刘翠怕人家嫌弃自家儿子不干活整天跟浪荡子一样在外头瞎晃荡才这么说的......小时候倒是身体不好,你瞅瞅他那体格子?咱们这村子除了他们三队的队长大奎谁能比他壮实?”

周秀珍摇了摇头,“白瞎了......好吃懒做的肮脏货......”

张婶倒是对张三的感官挺不错的,主要也是因为自家堂姐家里跟张三老娘的关系好,索性便不搭这腔.......

“咱老姐妹俩也这么多年了......”

周秀珍见张婶不接腔便摇了摇头重新回到了刚刚的话题,看着张婶摇了摇头“你呀,得学俺......这凡事不论对不对,先嚷嚷一嗓子再说!不然呀,以后有你苦头吃的......”

“嗐,说啥话呢!”

张婶忙摇了摇头,“媳妇儿对我也不错,三个孙子也都长大了用不着我天天带着......槐花今年都去托儿所了!虽然儿媳妇转正后也就二十七块五,但日子倒是勉勉强强能过......”

周秀珍撇了撇嘴,“你们家还有政府的补贴呢!二十七块五呀......”

“搁乡下一个月五块钱都花不完哩,还是你们城里人好呀......”

“老姐妹喔,现在哪还有啥补贴!”张婶摇了摇头,“以前儿媳妇没转正一个月才拿十八块钱,家里五个人,算下来一个人才三块多的收入,居委就给家里申请了一下补助!”

“这前几个月转正了,算下来一个人有个五块五......这补贴自然就没了!”

“五块五就没了?”周秀珍疑惑道,“这玩意还看人挣多挣少的呀?”

“人均收入不足五元的家庭,街道会给相应的一些补贴!大部分就是送一些米面粮油,有时候会给补几块钱......以前三个孩子都小,这些嚼用也算是够了......”

张婶无奈地叹气道,“可现在这补贴没有了,三个孩子眼见也开始大起来了......大孙子今年都十一了,这真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熬吧,过两年等媳妇工资提起来或者大孙子长大就好了......”

周秀珍看着张婶缓缓摇头说道,“就是说你们家五个人拿这二十七块五角,就没了政府给的补贴了?”

“是呀,前几年学徒工嘛......工资低,今年七月份就转成正式工了......嗐!”张婶点了点头,“好在儿媳妇也是个好的,省吃俭用一些,这家才能勉强熬下去......”

“老姐妹呀......”

周秀珍皱了皱眉头,“我说句不中听的,咱俩都当过这家......你也知道这女人当家有多难!”

“可不是......”

“你就不怕你那儿媳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