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正文完225(1 / 2)

  房青玄听完元长渊的解释,无言以对:“………”

  那都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了,用不着现在就操心。

  见元长渊执意不改,房青玄也只好放弃劝说。

  ·

  皇上已经七日都未走出寝宫了,除了小旺财能进入送一日三餐之外,其他人都不得入内,就连何鹤来了,也被拦在了外面,所有的政务都暂时交由江淮民处理。

  江淮民忙得不可开交,一边要安置玉贞国的子民,一边要对将士们论功行赏,还要处理江元那些沉疴,比如地方豪强等问题。

  由于没了顺应天道派在背后当搅屎棍,再加之顺应天道派的老巢都被灭了国,那些豪强们失去了依仗,哪里还敢与朝廷对着干,很多地方的豪强都主动配合丈量田地,手里有多少地,就老实交多少税。

  现在是秋收之后,正是收税的时间,今年收到的税银是往年的五倍不止,国库充盈了,朝廷就能更好地大力实行改革,再也不用担心会被各方势力牵扯阻碍。

  江元此刻百废待新,只等着皇上批准,便能开始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变革,可是已经过去多日,皇上的人大伙都还没见着。

  皇上没来早朝,朝廷里无人敢有异议,背后嚼舌根子的也没有。

  因为与皇上共赴春宵一刻的人是房青玄,而朝廷里全都是房青玄提拔上来的人,所以没人在背后乱说,反而都在由衷地祝福他们能重归于好。

  当初房青玄杀了太傅后,便人间蒸发了,他的党羽们都吓破了胆,人人都在为他担忧,怕皇上会一怒之下诛他九族。

  毕竟房青玄杀的人是太傅,那可是圣上之师,而且皇上向来尊师重道,把太傅看得与父皇一样重,杀太傅无异于是惹上杀父之仇,诛九族肯定是逃不过的。

  所有人都觉得皇上不会饶过房青玄,可事情却完全相反。

  皇上不但没有牵连整个房氏,甚至在寝宫里弄了一个衣冠冢,并赐谥号为“文正”,这可是文人死后最高的评价,但因为皇上不相信房青玄真的死了,所以谥号并未宣告,只有江淮民等几位大臣知道。

  房青玄以忠义之名杀掉太傅,不管是现世还是后世,都不会对他这一举动进行批判,如他遗书中所说,太傅乃是邪派之主,不除不能安天下,皇上若是因此诛他九族,必定会留下骂名,好在那样的事情并未发生。

  欧阳归三番五次地要置房青玄于死地,元长渊其实早就忍不下去了,他本打算把太傅送去郊外山庄上,并叫些人监视太傅,让他老人家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从此颐养天年。

  可所有事情都发生得太快了,在元长渊还没来得及行动之前,房青玄就已经先动手了。

  太傅的死,元长渊一点也不恨,他只怨自己没能早些把太傅送去山庄,如此一来,房青玄便不用受那么多苦了。

  “子珩,做我的皇后好不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