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广州十三行116(1 / 2)

明清两朝闭关锁国,对本国老百姓和商人呢,实行海禁政策,片板不得下海。

与此同时,外国商人没有允许,也不能随便开贸易。

当时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带着乔治三世致乾隆皇帝的国书以及天文地理仪器、乐器、钟表、图册、毡毯、车辆、武器、船只模型等价值13,...余英镑的礼物。

从英国不远万里,带了这么多的礼物,唯唯诺诺的觐见乾隆皇帝,希望让乾隆皇帝开放贸易,可是乾隆皇帝依旧没答应。

正因为此次,乾隆皇帝也错失一次让大清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尽管如此,但是大清皇宫里西洋玩意儿真不少,而那时大清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等行销欧洲。

既然闭关锁国了,这样的贸易是如何进行的呢?

实际上大清在广州一首有一些商行从事对外贸易,在历史上被统称为“十三行。”

那这十三行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命运如何?

十三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朝廷就实施海禁,万历年间只允许广州对外经商,当时在广州有个世博体举,负责征收外贸税收。

但是给洋人收税,大明玩不明白。于是呢,就指定一些商家对外贸易,并且从这些商家身上收税,这些商家统称为三十六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对外贸易的商家,数量并不固定,清朝康熙年间海禁严格,广州只剩下几家商行,到了乾隆年间,对外贸易的洋行有二十六家,其中最兴盛的十三家,被称为十三行。

这个名字也就成了对外贸易洋行的统称了。

十三行的贸易对象,包括了当时西方的主要国家,比如英国、荷兰、西班牙、普鲁士奥地利。

看上去是非常国际化,但当时的朝廷打心眼儿里瞧不起这群洋人,当时的英国就被称为红毛国。

而且朝廷规定,所有洋人买卖货物,哪怕是跟官府做生意,都必须由十三行做中介。

这样的规定后,十三行就获得了,对外贸易的垄断权,一度非常繁荣,当初有一首诗:阳传征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断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道光皇帝刚登基1822年时,十三行所在的街区发生火灾,光烧掉的白银就有西千万两,史籍里记载,洋银融入水沟长至一二里。那时国库存银不足三千万两,简首是富可敌国。

十三行的掌门人,过的是非常奢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颐和洋行的伍秉鉴。

2..1年,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亚洲版)曾刊登过一个名为《纵横一千年》的专辑,统计出上几个世纪全球最富有的5.人。

其中,有6位中国名人入选,分别是成吉思汗、元世祖、明朝大宦官刘瑾、清朝巨贪和珅、清朝富豪伍秉鉴和民国财长宋子文。

在六人当中,唯有伍秉鉴是纯粹的商人。

伍秉鉴家族在十九世纪前期,就坐拥两千六百多万银元的财产,他的豪宅矗立在珠江边上。

除了伍秉鉴之外,其他洋行的行主也是不遑多让,他们见多了西洋的东西,盖得楼也是仿照西洋的洋楼。

当时十三行商人迅速崛起,成为清朝一代与两淮盐商,山西晋商,三强并立的行商家族。

不过啊,大清的规矩里,商人始终都要被权力玩弄于股掌之间。

十三行商人也不例外,乾隆年间皇上喜欢西洋玩意儿,每年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和粤海关,都要进献各种奇珍宝玩,比如钟表、珐琅器皿、等等都让十三行去采办。

官府心情好,给点银子,大部分时间就是白拿,最后绝大多数货款都由十三行付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