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因材施教54(1 / 2)

刘璃在自己的本子上, 用铅笔随便画了几个铜钱,她想过按照现代的硬币来设计铜钱,但是又怕改变太多的外形, 会让现在的百姓不能接受。

所以依旧采用了外圆内方的这种设计,铜钱的正面她标上了面值五铢。铜钱的反面她想添加一个独特的元素,在左边画上了一张小椅子, 而右边则画了一张桌子, 并且在铜钱的最下面标注上今年的年份:元光四年。

之所以在铜钱上画上桌椅, 是因为这一年里, 桌椅在长安的上流社会中流行了起来。尽管普通的平民百姓还用不起桌椅, 但是刘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桌椅板凳什么的一定可以风靡整个大汉。

所以这也算是一种值得纪念的东西吧,画在铜钱上,记录于元光四年。

刘璃将自己设计出来的铜钱初稿给桑弘羊看,桑弘羊看完后, 赞不绝口:“我就知道公主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这样的铜钱模板别说是盗铸的做不出来,我们官府恐怕也做不出来。”

刘璃:“……”

“桑大人,你埋汰人的本事是天生的吗?”

难怪桑迁小小年纪就那么会贫嘴, 原来都是和桑弘羊学的呀。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桑弘羊哈哈一乐:“公主莫怪,和你开个小小的玩笑, 这个铜钱模板虽然复杂,但是对于我们铸币所来说还是很轻松的。”

“那新的钱币的模样,就这样定了吗?”刘璃听桑弘羊的语气, 恐怕是已经决定用自己画的这个了。

有点草率了, 不过她喜欢。

桑弘羊点头:“当然, 公主你设计得这么好, 我想陛下应该也会很满意的。”

刘璃扬了扬眉,一时间有些感慨。他们真是一个敢设计一个敢用,就没见过桑弘羊这样好说话的甲方了,居然一次都不让自己修改。

刘璃将自己的设计稿撕下来交给桑弘羊,又顺便问了一句:“桑大人,我能多嘴问一句,铜钱的模板要怎么做吗?”

对上刘璃好奇的目光,桑弘羊挪揄了一句:“竟然还有公主不知道的事情吗?”

刘璃鼓了鼓唇,没好气道:“我又不是神仙,什么事情都能知道。”

“哈哈哈。”桑弘羊道:“我会将公主设计出来的图交给铸币所的水衡都尉下属的均输负责造币。到时候会有工匠按照公主画出来的样子,在陶土上画出来,最后将陶土放进窑中烧制,就可以得到模板了。”

铸币的事情,一共需要三个官种,分别是钟官负责熔铸,辨铜负责准备铜料,而均属负责模具。

原来这个时候用的模具是陶制的呀。刘璃点了点头:“我知道了,那新的钱币大概什么时候能做好呢?”

桑弘羊想了想道:“最快的话也要到年底了,毕竟陶土烧制模板的时候,不可能一次性成功。要经过反复的修改,最后才能够得到最精确的模板。”

顿了顿桑弘羊似乎有所感慨道:“之前我与陛下说了货币的事情,陛下表面上不太重视,其实他还是将这件事情放在了心上。”

刘璃眨了眨眸子,示意桑弘羊继续说下去。

桑弘羊道:“陛下命人在上林苑建了一个非常大的铸币所,足以见陛下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了。”

刘璃抿了抿唇,她知道这一定是阿娇交代下去的,原来自己提出的建议,阿娇一直都放在心上呢。

她笑了笑,见事情已经都交代了,转身便准备离开未央官署,返回椒房殿。

身后桑弘羊叫住了刘璃:“公主,臣还有一事不明。”

刘璃歪头看向他:“哪里不明白?”

“当年陛下曾铸过三铢钱,但是效果甚微。为何你会觉得,五铢钱可以改变如今大汉的货币环境?”

因为历

史上,汉武帝改革了五铢钱后,一直就没有出问题呀。即使到了明朝,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也还是能消费出去的。

这个理由刘璃当然不能明确的告诉桑弘羊,她想了想道:“之前开放铸钱,货币铢量不统一,导致了市场流通的荚钱越来越小,也越来越轻。有一种说法叫通货膨胀,你知道不?”

刘璃也没等桑弘羊回答,便直接自己举例子说:“就是一石粮食,要用好几万钱才能买到。”

桑弘羊连忙点头:“这个我知,这是吕后时期发生的奇观嘛,原来这就是通货膨胀么?”

刘璃点点头:“所以后来吕后也曾收回了铸币权,统一了大汉的货币,将秦朝的十二铢钱变成了我们如今使用的四铢钱。”

其实这个时候吕后的做法是对的,但是到了汉文帝时期,大汉又开放了铸币权。不过汉文帝却不爱乱花钱,将收来的钱都存了起来,非常的勤俭节约。

这一举动也导致了市面上流动的钱变少,而社会生产力逐渐恢复,也渐渐的稳定了当时四铢钱的价值。

汉景帝延续了汉文帝的这个政策,便也是后来的文景之治。

所以当汉武帝刘彻登基之后,他有底气安排使者张骞,唐蒙等人出使,有底气和匈奴人打仗二十多年,完全是因为他爷爷和他爸爸给他留下来的巨额遗产。

若不是后来打仗将钱打没了,刘彻恐怕还意识不到大汉的货币问题。

刘璃解释道:“之前的三铢钱还是和荚钱差不多,制作成本很低,那么利润空间就大,如此一来民间私铸的情况就不会变少。”

现代社会还有做□□的呢,更何况是开放铸币的西汉呢?

“但是五铢钱就不一样了,如果有人想要私自铸五铢钱,制作成本高不说,还没有利润,说不定还要倒贴进去。既然自己造的钱没有利润,那为什么还要私自造钱呢?”

一番话仿佛是提点了桑弘羊一样,他豁然开朗,话语中是对刘璃诚心的敬佩:“原来如此,公主机制聪慧,臣实在佩服。”

【桑弘羊好感度:90。】

离开未央官署后,刘璃见车辇路过了少府官署,她想了想让御者进去一趟。

她想去看看孙秋的改良造纸术做得怎么样了。

马车在孙秋在造纸坊停下,御者将小凳子放下来,刘璃踩着凳子跳下马车,往造纸坊中走。

刚刚走进去,她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臭味,刘璃连忙将鼻子遮住,感觉自己要被熏晕过去了。

臭豆腐的味道都比这香!

来回的侍从各个脸上都戴着面巾,看见建陵公主来了,大家停下向刘璃示意:“建陵公主。”

竹青也捂住了鼻子:“好臭呀。”

刘璃往造纸坊的后面走,总算看到了臭味的来源。她的面前有一个巨大的染缸,孙秋指挥着两个看上去高大强壮的侍卫手持竹棍,在大染缸中搅和。

孙秋看见了刘璃,连忙跑来打招呼:“建陵公主,您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造纸术的进度怎么样了。”刘璃捂着鼻子站在大染缸前,因为个子小,根本就看不到里面。

竹青上前一步,将刘璃从地上抱起来,让她可以看见染缸里的情况。

靠近了看,那臭味更加明显了一点。不过看着染缸中搅合的液体,刘璃转头问孙秋:“你在里面加了什么?”

“就是之前公主说的,一些旧衣服,树皮之类的,可能是有些衣服没洗,放在里面腐烂才变臭的吧。”

刘璃:“……”

她示意竹青将她放下来,远离了染缸一段距离,又问:“这么长时间了,可有成果?”

孙秋摇摇头:“之前试了几次,但每一次的纸浆都不平整,不如公主之前展

示的纸洁白平整。”

刘璃点点头,指着那一染缸的纸浆道:“那这一缸就作废吧,重新准备原料吧,记得用干净没有臭味的衣服。”

“作废?”孙秋顿时觉得心疼,这可是他们搅合了好久才变成如此稀稠的浆的。

“不然你打算将一张很臭的纸先给天子吗?”刘璃没好气道:“你不怕被砍头,那就继续用这个吧。”

孙秋:“……”

视察完造纸坊,刘璃转身离开,坐在车辇上,她感觉这个周末……唔,姑且就称这两天为周末吧,她过得还蛮充实的。

先是帮桑弘羊解决了货币问题,现在还稍稍改进了一下造纸术,她可真是为大汉操碎了心。

休息了两天之后,刘璃再去太学的时候发现,太学的人好像变多了。

刘彻在之前考察了刘璃学习情况之后,他觉得是太学教得好,于是干脆让长安侯爵的庶子庶女,都去太学上课。

本来三十几个学生,分为三个班级也差不多了,现在一下子又多了二十几个学生,导致了教学的老师都有些不够用了。

而且新入学的这二十几个学生,除了个别几个,年龄都比较偏小,最小的居然只有四岁,刘璃很意外的在新学生中看见了霍去病。

以霍去病的身份,其实应该出现在第一批学生中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出现在第二批学生中。

面对如此参差不齐的学生,董仲舒也是头疼,毕竟这一个个的都是侯爵后代。于是刘璃又被叫去了“校长办公室”。

“公主以为,如今学生们男女不一,年龄不一,太学院应该如何安排,才能保证每个学员得到最好的教育?”

刘璃抿唇道:“子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董仲舒疑惑:“孔子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吗?”

刘璃:“……”她有些尴尬的轻咳了一声,一本正经的说道:“他的原话当然不是这样的,但意思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