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1 / 2)

珍是某高中学生,人长得清秀,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认真负责,深得师生们的信任。然而,令她颇感烦恼的是父母有了矛盾。

事出有因。珍的父母时常为鸡毛蒜皮的事儿大吵不止,甚至大打出手。她真想不通这个家到底还能维持多久。她感到茫然的是家庭的纠纷何日才能终止。她想不出协调的办法来。难怪她近日老是走神,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而她的班主任也似乎未曾发觉她有些异样,只是觉得她有点倦意而已。

珍压抑自己太久了,她渴望有倾诉的对象,却没人知道她的心事。虽然她生活于一个温馨的集体大家庭中,但她总感觉自己还缺少点什么。在初冬的夜晚,她静坐于校园的石阶上,猛然醒悟:是的,我缺少的就是一种爱,一种亲情的关爱。而这种亲情早已被隔阂,或者说这种关爱早已被无休止的争吵所取代。

突然,一个清脆悦耳的呼唤打断了她的思路。

她又惊又喜。抬头间却被一双纤手遮住了视线。

雯,放手吧,我早猜准是你了!

一阵嬉笑过后,雯捧过珍的脸蛋,不无担忧地说,你一定藏着心事。告诉我吧,别放在心上!

珍忧郁地望着眼前的同窗好友,心里似翻江倒海一般,昔日郁积的苦痛似乎立刻就要发泄而出。然而,她又使劲地摇了摇头。

珍,你怎么了?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倒是说话呀!

珍情不自禁地搂住雯,唏嘘地抽泣着。

此刻,珍情愿嚎啕一场,也许还能让一颗受伤的心得以痊愈。平常,她在同学们面前显得很坚强、很乐观,而现在却怎么也挺不起精神来,反而脆弱到了极点。

别难过,珍,告诉我吧——你的一切不快。

珍抗拒不了友情的力量,于是娓娓地诉说着心事。

雯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她仿佛也被带入了同一处境之中,不由自主地落泪了。

珍苦楚地一笑,反倒安慰起雯来:哭鼻子可是不好的呀!

雯听后反而失声痛哭。她啜泣着说,咱们真是同病相怜啊!

什么,雯?难道你的父母,也像……

还不止这样呢!他俩去年就离了!

珍感到无比震惊。原来雯藏在心中的痛苦比自己还要强!她不无佩服雯有如此惊人的意志力和承受力,自己与雯相形见绌,真是小巫见大巫啊!

珍缄默不语。她用手拭去雯脸颊上晶莹的泪珠,并安慰她说,雯,别难过。我明白,你已失去了亲情的疼爱,可是你把这种苦痛化为学习的动力,我从你身上看到了坚韧,让我们忘掉烦恼吧!

雯听了珍勉励的话之后百感交集。

两个有着同样不幸的家庭,同窗间唯有互相鼓励和安慰才是急需的滋补品。现在她们可以忘掉世界的一切,忘掉身处何方,但不能缺少彼此的勉励。在校园的角落里,两颗落寞的心已紧紧维系在一起!

珍那晚还未回家,这可把她的父母急坏了。已经有四五天不说话的珍的父母,不得不做出让步。只为了女儿,他们忙着拨打校方的电话。而校方的电话只传出“嘟嘟”声,没人接听。

珍的母亲气泄了一半:完了,女儿完了!

不会的。珍的父亲宽慰着,坚信女儿一定会回来的。还是耐心地等等吧!他说。

时钟敲了九下,还不见女儿的踪影,这下珍的母亲真的心急如焚了,那种焦虑与急切的心情可想而知了。桌上的饭菜已热过几遍了,还原封不动地摆放在那里。

珍的母亲的眼神中闪烁着惶恐不安,接着珍的父亲也惴惴不安起来。珍的母亲眺望着窗外的霓虹灯光,她仿佛从这种妖艳的灯光中察觉到一种濒临的厄运,便惊恐地大叫了一声。珍的父亲见状,赶紧奔过去,紧紧箍住她,将她的顫栗着的身子牢牢地贴服在胸前,嘴里唠叨不停:没事的,没事的……

珍的母亲感动得要死。她没有就此推开眼前与她共处并“斗争”将近十九载的可爱可恨的男人。她像回到了初恋,那种渴求被爱和保护的感觉荡漾在她的脸上。她呢喃着说:好久没有被你这么抱过了。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珍会回来的,是吗?

是的,是的。他坚决地应着。

珍的父亲拨通了广播站的寻呼台,不多时就传出一则“寻人启事”的消息。或许这是珍第一次没有回家的缘故,已把她的父母折腾得惊惶失措、寝食不安了。所以,珍的父母商量后决定求助于广播电台。这是他们看到的一线希望。

其实珍根本不会离家出走。珍是一个十分恋家的女孩,兴许在她的意识里已裹挟了一份对家的无限憧憬与向往。她非常渴望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她理应属于感情细腻的女孩。至于珍是否被绑架,是否被坏人利诱,是否去了男生那里,那仅属于无稽之谈、非分之想了。然而,珍的父母却有这种幻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