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活着就是幸福29(1 / 2)

按照老板的指示,林清和施建开始忙碌起来。两个人经过之前的接触和了解,已经开始显现出默契了。

林清侧重于项目方案设计,施建侧重于项目手续和建设,这与二人在公司的分工也是一致的。

施建在本地的同学和朋友比较多,很快他就打听到一家专门做失能老人护理的养老院,通过朋友引荐建立了联系上了院长,准备跟林清一起参观学习一下。

加上兰赫和李清,一行四个人,算是一个小型的参观团了,虽然目的地离公司的距离才不到五公里。

施建的说法很简单,多几个人了解参与,正好一车能坐下。其实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是怕疏忽细节,毕竟刚刚捅了个大篓子。

按照约定的时间,一行人来到了对方的养老院。这家养老院位于松江边,从公司沿着松江北岸上行一段路程就到了,独立的院子,里面只有一栋老式办公楼,左边玄关,右边走廊办公室那种。

院长不在,指定了办公室主任接待,三十多岁,姓耿,看上去很干练的一位美女。林清一行人进院时,她已经带着两个人在楼门口等候了。

宾主双方寒暄后,来到了一楼会议室,耿主任向众人介绍了养老院的情况。

这是一家民营养老机构,三年前成立的,共有200张床位,20多个工作人员,专门做完全失能老人的护理,每月收费2000到2400元不等。享受社保待遇的老人,可以有失能险补贴,标准是每月1000元左右。

养老院成立后,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经常需要加床才能满足要求。但也是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一直没有提高服务价格。

“一个月两千多块钱,在乌拉市来说,收费也不算低。是怎么做到这么高的入住率的。”林清问道。

“对于普通老人来说,这个收费确实偏高。”耿主任眼光投向了林清。“不过对于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来说,这个收费是偏低的。”

“我们面向的是完全失能的老人,一般来说,都是大病晚期到临终前的阶段。这个时候,经过了病期的护理,儿女都已经精疲力竭了,同时护理要求也更高了。”

“这倒不是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确实对于这部分老人的子女来说,现实上也很难做到。一方面需要花时间,另外一方面饮食和护理确实也很难。”

“而我们这里,一日三餐,翻身洗护,老人在这里就没有生褥疮的。所以能让老人在最后的这段时光里,少遭些罪,最后能有尊严的完成生命旅程,也减轻了子女的负担。所以床位也比较抢手。”

接下来,林清和施建分别询问了一些人员配置和手续的问题,耿主任都一一做了解答。

交流过后,耿主任引导着一行人参观了服务区域。

这家养老院有三层,越往上,老人失能的程度越严重。入住一层的老人是还可以坐轮椅,由护理人员推着在外透透气,晒晒太阳。入住二层的老人基本上不能下地活动了,但是意识还算清醒。而到了三层,这里的老人连意识都是模糊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