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封禅泰山38(1 / 2)

满朝文武大臣一个劲的夸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并且说天降祥瑞乃是天命所归,请李世民顺天应人,封禅泰山。

李世民说:“汉文帝没有封禅泰山,谁能说他不是明君圣主呢?敬天,关键是要在心里,封不封禅,那不重要,所以还是不封禅。”

满朝文武大臣异口同声,再次请李世民封禅。李世民完成了“三辞”的标准礼法,然后,就装作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诸位爱卿,既然。”

就在李世民下诏,准备封禅大典的时候,魏征走了出来。根据宋《资治通鉴》等文献记载,“贞观六年,文武百官请求唐太宗举行泰山封禅大典。

唐太宗表示,他认为封禅并不是帝王的盛举。他指出,如果天下安定,百姓家家富足,即使不去封禅,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唐太宗认为,侍奉上天清扫地而祭祀,不必非要登泰山之顶峰,封筑几尺的泥土才算展示诚心敬意。

尽管群臣不断请求,唐太宗也有意听从,但魏征认为不可行。魏征指出,当时户口尚未恢复,国家府库粮仓还很空虚,而且远方夷族首领随从护驾,这可能会引戎狄进入大唐腹地并展示我方的虚弱。此外,连续几年免除赋税徭役,也不能补偿老百姓的劳苦。因此,魏征认为这样的封禅典礼不仅崇尚虚名,而且对百姓有害。

最终,由于黄河南北地区数州县发大水,封禅之事被搁置。李世民下令停止讨论封禅的话题。

时任利州都督的武士彟却因为“二请封禅”的“献祥瑞”事情,让李世民记住了他。封禅泰山的话题过后,武士彟被调任荆州都督。文献记载,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十二月,武士彟以朝集使身份进京,并请求李世民封禅,未获允许,旋调任荆州都督。

荆州。

荆州之名源于《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荆是古代楚国的别称,因楚曾建国于荆山,故古时荆、楚通用。古称江陵、郢都、南郡,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也属山南道。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依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大唐十道,山南道即为其中之一,治襄州(今湖北襄阳),东接荆楚,西抵陇蜀,南控大江,北距商华之山,位于今湖北大江以北、汉水以西、陕西终南以南、河南北岭以南、四川剑阁以东、大江以南之地。

山南道统荆、襄、邓、唐、随、郢、复、均、房、峡、归、夔、万、忠、梁、洋、金、商、凤、兴、利、阆、开、果、合、渝、涪、渠、蓬、壁、巴、通、集等州。

现在是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五月,荆州都督武士彠已经走上了山南道。而他贞观初年,回了趟长安,以山南道朝集使身份请李世民封禅泰山。

是从利州以“献祥瑞”之名,而让皇帝行“犒赏三军”的赏赐。这等押运,需要身为利州都督的武士彠亲自带人马护送,便是出不得一点马虎的。而家眷如杨氏等虽也一路同行,一同回了京城长安,这一路实也没有见武士彠几回。

说起来,是跟着利州广元而来的“祥瑞”寸步不离,还有僧道之流。杨氏只顾着三个年幼的女儿。

进京城长安前,也不过遣人来说了一声。

说是“他陪同着,去东大街古观音禅寺”。回头也不过提了一句,“皇帝也在,原道参禅,说是种树”。

倒是叫他给撞个正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