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少年不识愁滋味(上)150(1 / 1)

 后来随着颠覆、解构风气的流行,舆论也慢慢开始“不走寻常路”。 织席贩履的大耳贼成了强行攀龙附凤的假“皇叔”,“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丞相,终于成了“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摄政孤臣。 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确实人都是复杂的、多面的,仅凭一鳞半爪去管中窥豹,那千古忠奸有谁能未卜先知呢? 好在曹操并非强迫症,总算没把事做绝,他自己终生只称“魏王”,把“被禅让”的脏活儿留给了儿子曹丕。 所以前世本杰明读哈利波特原著时,也曾经问过自己这个定位的问题。 究竟是把这一系列故事当做(成年人的)童话来看,还是当做一个真实的“哈利波特宇宙”的平行世界来看。 如果认为是童话,那当然就没必要较真了。 童话中的好人,就是可以比白莲花还白莲花,比圣母还圣母。 童话中的坏人,则个顶个都是穷极无聊、闲极生事、无事生非……总之毕生价值全都体现在给童话主角没完没了地找各种各样的麻烦。 而童话故事的开头永远是所有人的生活原本美好祥和,结尾则是每一对王子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既没有久看相厌,也没有七年之痒。 就像东方的成人童话——武侠小说,尤以梁羽生为代表,的主角都是天生的家国情怀、侠肝义胆,而且手头永远有花不完的银子,完全不用去操心下一餐怎么解决。 其实《哈利波特》系列也是如此。 前世本杰明第一次买原著小说时只有《魔法石》到《凤凰社》的五本,《混血王子》和《死亡圣器》尚未问世。 所以罗琳大婶在前后持续数年的创作中,就像众多的网络连载写手一样,其本身的理念与思路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个逐渐发展、深入的过程。 也许在作者刚开始动笔的时候,确实如其所言,只是为了给女儿讲一个童话,即编出一个低幼版的故事即可。 等自己的作品大获成功之后,身为作者的罗琳,即使并非如东方文人那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大情怀,但是既然已经算得上是成功“著书立说”了,那不免也会有“文以载道”的自觉。 因此后续的作品中,故事越来越真实,主题越来越深刻,角色性格越来越丰满多面,人物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且现实。 在本杰明看来,其实这才是哈利波特系列的原著和电影能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真正原因之所在。 反之,“纯粹”的童话故事,无论是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其读者都只是小孩子,过了那个特定且狭窄的年龄段之后,连重温回味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即便是魔法界的童话故事——《诗翁彼豆故事集》,也就罗恩在小时候看过。 连赫敏这种有书就不会放过的强迫症、“书呆子”,宁愿去看一本又一本的《一段校史》,也丝毫没有表现出要回头去“补全童年”的兴趣。 前世本杰明身边,有不少从初高中甚至小学开始接触哈利波特的,一本本的小说,一部部的电影,前后历经十余年的时间,仿佛是一位同龄人在伴随自己一起成长,共同度过了难以忘怀的青葱岁月。 这点也是本杰明所艳羡的。 前世他与哈利波特的接触,已经是上大学以后的事了。 高考之前的寒窗学子,整天埋头于书山题海,无疑不可能有时间、有精力再去涉猎“用不上的闲篇儿”。 所以本杰明甫一接触哈利波特,就已经是五本原著了,一口气通读下来,固然可以说是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但是这个朋友更像是自己大学时认识的新同学。 彼此都已然是跨过18岁门槛的“大人”了,心理上的相处模式也自然而然更接近于成年人那样的“求同存异”,甚至“合则留不合则去”。 童年或者少年的交往,从吃喝拉撒、到衣食住行,都拼命地想和对方一模一样,确实能说是恨不得“两个人好成一个人”,两个人彻底不分彼此才好。 而成年人的交往,首要的就是确定彼此之间到底应该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才合适,既不会过远使关系变淡,但是更不会太接近使双方都感到压力。 说到底,本能地会给对方留出适当的“个人空间”,而不会像抱团取暖的刺猬那样,接近的同时却带给对方伤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