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修路、断粮(1 / 2)

狗娃从东庄村把羊赶回来,阴沉的心情好像突然云开雾散,阳光普照。

狗娃继续放他的羊,但心里却有两件事一直让他不能安心:一是家里三天两头断炊,没有粮吃。其二就是他发现韭菜沟沟那股大拇指粗的泉水,整天汩汩地往外冒,白白淌了太可惜。他一定要想个办法,把这股泉水留住。

在西北,水是极其珍贵的。粮和水都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村里人吃水,每天都要到村外七八里路的山沟里去挑。而韭菜沟沟的这股泉水,只是因为没有路走而不能被利用。狗娃下决心要从这山崖上修一条路出来。

决心下定后,狗娃每天放羊时都带上铁锹和镢头。他把羊赶到旁边沟洼上吃草,自己一个人在韭菜沟沟修路。为了尽快把路修通,他在一处山峁上挖了一个小窑洞。这里既能看到羊,又能方便修路,又能遮风避雨。累了的时候,还可以躺在这个小窑洞里休息一会。狗娃多数时间中午都不回家,自己带点吃的东西。他把羊往能看见的山坡一赶,就开始干起来。

狗娃觉得这样特别惬意。蓝天白云,山梁沟壑。除了山羊、土坡、庄稼地外,也没有人来打扰。有时家里没有吃的可带,他还可以从附近的地里偷偷掰个玉米棒子,或者拔点毛豆、刨个土豆什么的,在小窑洞里烧熟了吃。除过累了歇息外,其余的时间他都是在不停地修路。

修这条路他谁都没有告诉过,包括自己的母亲。因为给母亲说了,他害怕母亲责骂。家里每天没有啥吃,少出力,少活动就能节省点粮食,这是母亲的观点。

狗娃整整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把这条路修通了。从沟畔对面看去,像是一条粘贴在峭壁上的蚯蚓,是那么细小,弯弯曲曲从沟底一直绕到了山畔。

修通了这条路,狗娃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他感到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而且了不起的伟大事业。

路修通的第二天,狗娃从家里拿了父亲搞地质调查时带回家的水壶,赶着羊出发了。

沿着下山的小路,狗娃边走边哼唱起了古塬地区人们常唱的眉胡戏《李彦贵卖水》:

……

为求柴米把水担,

满面汗流擦不干,

自幼儿读书未受过这磨难!

爹爹收禁监,

母嫂住庙院,

只落得挑担卖水换铜钱。

头戴草帽圈,

身穿破衣衫,

人笑我富贵公子挑水担,

我心中又羞又恼又愁烦。

担水到街前,

喊叫多半天,

有人买水多给我几文钱,

拿回去一家老小度饥寒。

……

悠长的歌声沿着山道弯弯,伴着羊儿们快乐地“咩咩”叫声,回荡在山沟沟里。

狗娃把羊赶到山坡,让羊吃草。他则顺着自己修好的山路,一口气跑到了泉边。看着清澈的泉水咕嘟咕嘟地冒着珍珠一样的水泡,流进水壶里。他高兴极了!不由得冲着山沟大喊起来:“嗷……。”

他的心里被一种成就感填得满满当当!他感觉自己已经好久没有这样酣畅淋漓地高兴过了。

狗娃背上这壶水,心里想:这下我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去七八里外的山沟里挑那黄汤水了,母亲再也不会因没水吃要到邻家借水而发愁了。

狗娃家向左邻右舍借米面、借油盐、借柴火,这都是家常便饭了。借米借面、借油借盐人们能想象得到,可这借水借柴就不能理解了。

西北黄土高原这个靠天吃饭的地方,干旱少雨,连野草都不能痛快地生长。居住在偏远山村,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水火柴要啥没啥,样样缺乏。挑水要到七八里外的山沟。做饭烧的柴火,都是平时劳动结束后人们抽空从山里割回来的青湿蒿草。白天拿回来,晚上就等着烧火做饭用。生产队里的麦草、秸秆等柴草,是生产队牛羊驴马的饲料,谁也不敢去动。到了做饭的时候,最愁的就是那些家庭妇女了。洗个澡,那更是村民连想都不敢想的奢侈事情。

狗娃每天放羊,可以捎带些柴火回家。这次路修通了,还可以每天从山里背水回家。这样就解决了家里的吃水和烧柴问题。

日上中天,狗娃背着夹在蒿草中的水壶,把羊赶进圈里安顿好就回家了。

进了院门,狗娃把柴捆往地上一扔,解开绳子,从柴捆里拿出水壶,心情畅快地进了厨屋。

返回